占族是属于越南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五个民族之一。占族又称占婆族、占城族、占姆族、赫衣族等。

一、历史渊源

族人长期集居在越南中部沿海地区,曾经缔造了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灿烂文化。早在十七世纪,占族人就建立过了占婆王国。

目前,占族居民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居住在宁顺和平顺两省的主要是婆罗门信徒(这里的一小部分占族信奉传统伊斯兰教,称为婆尼占族人);居住在西宁、安江、同奈和胡志明市等省市一些地方的信奉伊斯兰教(新回教)。

别名:占婆族、占城族、占姆族、赫衣族等。

地方社群:赫衣占族、菶(Poổng)占族、札娲酷(Chà Và Ku)、朱笃占族。

二、人口和语言

人口: 据2019年4月1日全国53个少数民族人口普查表明,总人口:178948人。其中,男性:87838人、女性:91110人。农村人口比重:83.8%。

语言: 占族的语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南岛语系)。

三、分布地区

占族人主要居住在宁顺省、平顺省。

四、主要特点

饮食:占族人吃米饭,大米是用大小不同的陶锅煮的。食物包括狩猎、采集、饲养和耕作带来的鱼、肉、蔬菜。饮料有竹管酒和米酒。吃槟榔的习俗在日常生活和传统礼俗中都很普遍。

服饰:男女都穿裙子。男人穿开胸纽扣的短衬衫。妇女穿钻头长衫。衣服上的主要颜色是棉布的白色。当今,在日常生活中,占族人的穿着像中部地区京族人一样,只有年纪大的妇女还穿钻头长衫。

社会关系:虽然以前的占婆社会是阶级、封建社会,占族人家庭拥有母系制度传统。在信奉伊斯兰教地区,虽然家庭已经转为父系制,男性的作用得到提升,但至于祭祀祖先,母系制习俗在家庭和宗族关系中仍相当明显。

占族居民本来分为两个氏族:椰子氏族和槟榔氏族,就像埃地族族群中的涅(Niee)和 姆洛(Mlo) 两个氏族一样。后来,槟榔氏族成为平民阶层,而椰子氏族则成为贵族和僧侣神的阶层。氏族之下是随母系血统的宗族,以幼支族的女人为首。每个家族都有许多支族。

传统占族社会像古代印度社会一样分为各种阶级。他们有自己的居住区域,并拥有明显的区别:不许建立婚姻关系,不同居一个村庄,不同坐在一个酒席等。

住所:占族人住在住宅(底层)。每户家庭都有按顺序建造在一起的各间房子,依次是客厅、父母和小孩的房屋、已婚女儿的房屋、厨房、包括大米仓库的俗屋(两间一厢)和婚房(也是幼女夫妇的住所)。

婚姻:妇女在恋爱关系中占据主动权。结婚后居住在妻子一方,孩子出生后随母姓。聘礼由新娘家负责。

丧葬:占族人有两种将死者送到来世的方式,即土葬和火葬。信奉婆罗门教的居民通常根据教会法火葬,而其他居民则土葬。同一宗族的人按照母亲的血统埋葬在同一个地方。

节日:人们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许多农业仪式,例如开沟筑坝、下田、秧苗节和庆祝水稻打苞的节日。然而,最大的仪式是于农历十月中旬在各所寺庙里隆重举行的卡特(Kate)节。

历法:占族人有根据农历计算的传统农历。

艺术:占族最为突出的乐器包括皮鼓面扒拉农鼓(Paranung)、拍击鼓和萨拉奈哨(Saranai)。古老的占族民间音乐对中部地区京族人的古代民间音乐留下了巨大影响,如米鼓、男哀音乐、顺化歌等。占族民间舞蹈出现在各所寺庙举行的卡特节。

五、经济条件

族人拥有湿地农业的传统,擅长水利技术和果树种植。除了湿耕,还有一种山腰上单作旱田。南部地区的部分占族主要以捕鱼、手工业编织和小额贸易为生,农业只是次要的。

在占族地区发展起来的手工艺以编织丝绸和在露天窑炉上烧制的手工陶器而闻名。与周边民族的贸易往来自古就有。中部沿海地区曾经是历史上著名舰队开展活动的地方。

来源:越南民族委员会、《越南各民族》一书
美术设计:潘英
编译: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