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顺省北平县人民委员会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占族制陶技艺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证书授证仪式。
麝榜族是奠边省朵佐县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居住在左辛胜乡左辛胜村。历经时间的变迁,麝榜族同胞始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风貌。每位女性都亲手缝制衣物,将本民族的传统之美蕴藏在服饰中。
巴天族是越南一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河江、宣光两省。在宣光省,巴天族主要居住在林平县红光乡上明村和占化县灵富乡村。作为长期居住在高山上的一个民族,巴天族人仍保留着许多传统文化之美,特别是该民族女性独特的传统服饰。从服饰不仅看得出该族女性精巧的双手,而还展现出巴天族的自豪感。
为了保护与弘扬赫耶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近年来,广义省政府和许多热心人士积极向年轻一代教授如何敲锣钲、唱歌和跳舞。
来到西原地区,特别是在各类节庆活动中,游客会看到那些佩戴小巧而引人注目的手工包的男子。这种包叫做斜挎包(巴拿语称为“卡特包”),是巴拿族男性同胞传统服饰中的重要配件,其包括上衣、腰布、头巾和斜挎包。
越南驻美国大使阮国勇在推介会上介绍越南悠久历史、丰富多样文化和勤劳、聪明、善良、坚强和热情好客的越南人以及越美两国关系的成就。
如今,每逢节假日、新年、新米节或下田节到来时,土族同胞都会举行锣钲节。通常在春节,这里的人们都会选择一个吉利日子来举办锣钲节,希望赶走邪灵,祈求新的一年雨调风顺,家家都能吃饱穿暖,村里一片祥和快乐等。
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刚签发关于批准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院的“支持研究、恢复、保护与弘扬少数民族面临埋没危机的文化特色计划”的第2962 /QĐ-BVHTTDL号决定。
据《越南之声》,阿尤卡节(A Riêu Car) 是越南承天顺化省山区阿雷县帕戈族同胞最为神圣且盛大的节日。该节日旨在加强村庄、家庭、亲家、兄弟、朋友之间的团结互助,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互相帮助。
朔庄省人口近120万,其中少数民族同胞占总人口的35%,高棉族人口约36.2万,占30.1%以上,位居全国第一。近期,朔庄省已有效开展党、国家有关少数民族同胞的特殊政策和机制,帮助多户家庭可持续脱贫。
据北江省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宝,近期,该省关注做好民族项目、政策和计划。
祭林仪式又称为“祭林神仪式”,长期以来已成为河江省箐门县侬族同胞民俗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特色。在当地人的观念中,“林神”被视为一位神圣的守护神,保佑村民生活顺遂,风调雨顺,生意兴隆。
当稻谷即将成熟时,宣光省的岱依族同胞便又要忙碌地为举行舂扁米节做准备。此时,整个村庄弥漫着烤糯米的香气,舂扁米的声音、筛米的忙碌景象,以及人们的欢声笑语,为游客带来了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
由德国室内合唱团演唱的越南民歌首次亮相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音乐厅之一——柏林爱乐管弦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e)音乐厅。
秋劳(Thu Lao)是越南岱依族的一支,通常被称为黑岱依族。秋劳人口约有1400人,主要分布在老街省的猛康和新马街两县。秋劳人仍然保留着他们的传统习俗、信仰文化、传统行业,其中包括棉纺织业。
和平省距河内市西南约70公里,号称“史诗之地”,是芒族同胞聚居地。历经许多世代,他们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宝藏,丰富了越南民族的文化特色。
据《越南画报》报道,贡族的饮食精致多样,有糕点、沙拉、鱼干、酸肉、腊肉等。其中,粽叶芦嫩芽沙拉是贡族人独有的菜肴之一。据老人们介绍,以前, 贡族人上山耕作时,常常采摘粽叶芦嫩芽生吃,渐渐地,他们带回家蒸熟,掺拌野生南洋橄榄果和香菜,创造出一道特色美食。
据《越南之声》报道,安江省拥有独特的传统仪式,体现了地方文化的丰富多彩,其中以信奉伊斯兰教的占族同胞的婚礼习俗最为突出。安江省占族穆斯林的婚礼习俗源远流长,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特色。
传统龙屋是崑嵩省少数民族同胞富有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保护、修缮传统龙屋将为当地遗产和文化价值保护创造便利条件。
对于西北地区的老族妇女来说,染黑牙齿不只是为了美,重要的是其可为自己招来好运。莱州省三堂县板伯村芦氏真大娘透露,她从13岁就开始染黑牙,到现在60多岁了仍保持这一习俗。
值此国际幸福日(3月20日)之际,《人民报》社谨向读者报道越南54个民族“幸福笑容”照片集。
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传统春节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广宁省平辽县,岱依族同胞的春节也有独具特色的习俗和传统。从农历腊月二十五到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而除了包传统的长方形粽子外,岱依族人民还会包“父亲粽”和“母亲粽”。
塔乐笛属于耶特阳族同胞气鸣乐器的一种。它是由一根长约70厘米的竹子制作而成,其两端为空的,在笛身中间挖有一个吹孔。演奏时,演奏者必须横着吹奏。
每年,当桃花染成粉红色,白色青梅花覆盖整个北部山区时,预示着新春即将到来。此时,清化省芒族同胞的庄稼已收割完毕,短暂休息等待新一轮播种季的开始。此时,同胞们暂时放下手头工作准备迎接新年,其中竖迎春竿是他们的第一项重要任务。
“克泰”(音译,Khắp Thái),是泰族同胞的民歌小调,是一种通过口头传承或记录的激情旋律,其代代相传。“克”,即吟唱,在泰族同胞的精神生活中频繁出现,是他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古代越南的第一个主人之一,岱依族(Tày)具有许多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长期聚居在西原长山地区,赫耶族大部分以水耕为主,也有少数靠山耕为生。他们保留了许多传统特色,拥有许多礼仪、节日和多种乐器。
尽管是越南人口稀少的16个民族之一,但是聚居在越南北部边境地区的芒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从10月1日起,越南各民族文化旅游村举行题为“探索民族美食”的10月份活动,为参观者品尝、了解各民族菜肴提供机会。
拉哈族居住在越南西北部地区,多数以耕作为主要生产活动。20世纪末,拉哈族同胞的纺织业相当发展,技术较为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