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具有战略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在此访前夕,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裴青山就习近平此次访越的意义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
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裴青山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图片来源:越南外交部)
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裴青山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图片来源:越南外交部)

裴青山副总理表示,自两国于2008年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至今,特别是近年来两党、两国高层领导人进行的历史性互访后,双边关系在多个领域迈出强劲、全面和显著的步伐,充分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通过在双边和多边层面上的高层频繁互访和接触,政治互信得到加强。在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于2022年10月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12月第三次访问越南后,双方已一致同意按照“六个更”既定方向进一步深化和提升越中全面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为双边关系开启发展新阶段。

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在2024年8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党、两国高层领导人继续强调发展双边关系是越中两国对外政策和周边外交政策的第一优先,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保持和推动双边关系积极发展注入动力。

在多边层面上,两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多边机制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等地区框架加强协调、配合。

此外,两党、两国国会/人大、祖国阵线/政协等层面和两国各部门、地方之间的交流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和走深走实,形成许多高效、实质性的合作机制和计划。

第二,经贸合作、投资、基础设施对接迈出一大步。2024年,双边经贸合作继续刷新纪录,据越方的统计,双边贸易额超出2000亿美元(中方的统计数字为2600亿美元)。越南保持中国在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并是中国在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2025年前3月,越中双边贸易达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6%。中国成为越南农林水产品最大出口市场,为越南数百万名农民带来切实利益。

投资方面,目前,中国是越南第六大投资来源国,注册资金达312.6亿美元。双方就解决存在遗留问题的项目的方向达成共识。两国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尤其是铁路对接取得许多重要进展,为两国人民往来和促进商品交易创造便利。两国之间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第三、至此今年纪念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2025年1月,苏林总书记与习近平总书记已通电话,宣布启动“越中人文交流年”,为两国民间交流、文化和旅游交流注入动力。在旅游领域,在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继续成为越南最大旅游客源市场。

第四、双方管控好、处理好各分歧,维持东海和平和稳定。在两国于2021年签署的关于指导解决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和越中政府级边界谈判机制以及关于海上问题谈判交换机制,双方保持了频繁沟通,促进及时解决发生的问题,管控好分歧,取得一些积极成果,尤其是在海上低敏感问题的合作,有助于维持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和稳定。

裴青山副总理透露,预计此次访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与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国家主席梁强举行高层会谈;分别会见政府总理范明正、国会主席陈青敏,就推动两国在各领域的关系的措施、方向和各大方向交换意见。此外,习近平同志将出席一些重要对外活动。

越南党和国家领导十分期盼此次访问并期望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良好成果:

第一,加强高层战略沟通,特别是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频繁接触,从而进一步夯实政治互信基础,分享国家发展和治理经验,在当前地区和国际局势复杂难料的情况下为双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指明方向。

第二,确定在各领域推进合作的总体方向与核心重点;提升两国务实合作水平;推进打造尤其是在标准轨铁路、农产贸易、科技、教育培训、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越南拥有需求和中国持有优势领域高水平合作的亮点,满足两国人民的愿望和利益。预计,此次访问期间,两国各部门、地方将签署约40项合作文件。

第三,将此次访问的积极效应延伸至两国各级各部门、行业和各阶层民众;切实推进落实“2025年越中人文交流年”,加强两国各类人民团体、社会政治组织之间的友好交流,拓展地方间合作,从而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弘扬传统友谊,夯实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

第四,本着坦诚、真诚、务实、相互理解、换位思考的精神,通过交流妥善处理边界领土等历史遗留问题,按照高层共识更好管控和解决好海上分歧,避免海上问题影响两党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大局,为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

裴青山副总理在谈到越中人文交流年对两国关系的意义时表示,在2024年8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一致同意将2025年定为“越中人文交流年”,以纪念两国建交75周年。这是两国将关系提升至“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新定位后的重要举措。

人文交流年对双方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双方重温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特别是胡志明主席与毛泽东主席亲自缔造、精心培育的“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情谊的重要契机,旨在缅怀他们的卓越贡献,为当今越中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人文交流年既是推动双方深化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合作的重要动力,也是宝贵机遇。双方将携手广泛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增进两国各阶层民众对彼此文化、国家和人民的全面了解。

人文交流年是推动双方深化合作的“催化剂”和粘合剂,促进两国各级各部门、地方、群团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携手高效落实两党两国高层共识和已签署的重要文件、联合声明等成果文件,从而不断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为两国实现繁荣富强作出积极贡献。同时,通过上述活动及其积极成果,将进一步夯实双边关系的社会基础,营造积极、互信的氛围,有利于有效管控分歧、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关于越中科技合作的潜力和意义,裴青山副总理表示,经过45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跃升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强国,研发投入排名全球第三,专利数量居世界首位。在人工智能、5G、机器人、半导体、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

在越南,党和国家始终将科技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2024年越共中央政治局颁布关于科技创新发展和国家数字化转型突破口的第57号决议清晰体现这一战略思路。越南正努力利用高素质劳动力、完善投资机制、扩大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高科技供应链。

中国的成功为世界上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强大动力。越南希望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方面,共同迈向两个民族繁荣兴盛的新纪元。(完)

来源: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