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发出共同声音

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有意向通过《联合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双边合作指引方向。双方除了加强政治互信的愿望,还提出推动多个重点领域合作的具体举措,展现加强团结、共同发展、维护和平繁荣的决心。
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在洪都拉斯闭幕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第九届会议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社)
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在洪都拉斯闭幕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第九届会议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述计划预计将于今天5月13日在北京开幕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获批。

中国外交部表示,新计划提出了促进两国在科技创新、经贸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农业和食品、数字产业、能源开发等各领域合作的具体措施。双方表达了致力于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和平、发展与全面合作的共同决心。

此次活动有近20位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外交部长和高级领导人出席,标志着中国—拉共体论坛自2015年在北京正式启动以来的第10年。该论坛已成为第一个包括中国和33个该地区国家的多边平台。

这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双方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及人民的新发展阶段。

中国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促进南半球国家合作的重要地区,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双方尽管相距遥远,但都愿意加强合作,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

过去10年,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中国已成为该地区重要金融和投资伙伴,为该地区许多国家的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目前,中国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智利、巴西、秘鲁等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该地区有五个国家(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和尼加拉瓜)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从2015年起,北京设定了在10年内将与该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增加到每年5000亿美元、累计总投资额增加到2500亿美元的目标。

到2024年,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贸易额预计将超过500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与该地区7个国家签署了互免签证协定,其中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公民享受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直接投资达到6008亿美元;使该地区成为北京全球第二大投资目的地。

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的四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双方合作将打造出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总人口约20亿,共同构成了潜在的跨太平洋超级市场,成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双方经贸优势互补,在重点矿产、基础设施、产业链供应链、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在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不仅是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增进政治互信、共商发展战略、实现共同繁荣的机遇,而且还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南半球强大共同声音的机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