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都的梦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通过战争补偿项目(科伦坡计划),日本专家研究证实宝禄地区具备种植桑、养蚕、织丝绸的所有条件。
于1985年成立的越南桑蚕丝企业联合会(Viseri)兴建了一家工厂,致力将宝禄发展成全国的“丝绸之都”。当时,来自北方省份的移民自由流动潮和新经济政策使得桑树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截止1995年,仅在林同省就有1.785万公顷桑树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7%,Viseri工人人数有时超过2.5万人。
基于短期贷款而迅速发展,但生产成本不足,导致企业长期亏损、引起倒闭、桑树园被砍、员工离职等。在那些艰辛年月中,依然有人心系丝线、桑蚕。Viseri一些满腔热血的青年干部已借款并购买丝绸加工设备。从那堆被认为是废弃的铁器开始,他们启动了复兴宝禄丝绸的梦想。
何宝丝织责任有限公司经理何氏花女士原为技术员,经过10多年奋斗,她于2008年已借款来购买一个亏损公司的旧机器,开始制纯天然丝绸。一开始只卖给国内的几个单位和中国、柬埔寨等的一些商家,逐步扩展到日本、英国、巴西等市场。她认为:“要想走得远,就必须保持传统的、纯天然的丝绸特征,同时改善技术。曾有人定做真丝和合成纤维的混纺,但我从未接单”。
曾经是一家亏损丝织公司的办公室人员,看到公司价值为数十亿越盾的蚕丝孵化器日晒雨淋,黄晋福先生已寻找办法购买并修复这台机器,成立日明桑蚕丝责任有限公司。多年一边琢磨如何修机,一边寻找客户。
要想丝绸足以出口必须有好的生蚕丝原料。若想如此,必须有一个好的孵化器。
越南桑树工会主席胡友义先生
除了黄晋福先生、何氏花女士之外,许多其他工厂均有动人的创业故事。诸如:越丝绸丝织责任有限公司经理(Việt Silk)阮进勇先生,明雪桑蚕丝责任有限公司经理郑世明先生,明成丝绸责任有限公司经理胡氏样女士等。他们创造了从蚕丝孵化、丝织、制成丝绸到出口的封闭式的生产链。据此,日明、明雪、明成等各家公司从农民手中购买蚕茧孵化生蚕丝,将其作为越丝绸、何宝等各家公司的投入材料。
越南桑树工会主席胡友义先生认为:“要想丝绸足以出口必须有好的生蚕丝原料。若想如此,必须有一个好的孵化器。那么,必须有好的种子和好的蚕育技术。为了完善这一生产链,丝绸孵化企业大胆投资原料领域,指导人们如何养出优质蚕,应用蚕农—蚕丝孵化厂—丝织厂—纺织服装出口厂链接模式。
将丝绸之路扩展至世界
据统计,宝禄市年均生产约1000吨各类蚕丝,约300万米丝绸,20万余件其他丝绸制品。尽管占越南丝绸产量的80%,获得了 “宝禄丝绸”独家证书,但是宝禄丝绸依然“悄无声息”,正如何氏花女士所解释的那样:“卖布显然是一个匿名的命运”。时装设计师明幸对丝绸爱好者的顾虑表示同情。
多年来,宝禄丝绸与明幸设计师肩同行,不断走向国内外各场大型时装秀。宝禄丝绸曾两次以国家元首服装的形式亮相APEC峰会周(2006年和2017年)。设计师还实现对接,呼吁蚕丝孵化、丝织企业成立越南丝绸之屋(Vietnam Silk House),在全国多个城市设有连锁店,目前正在吸引众多年轻设计师参加并不断创新,使丝绸在时尚应用中更受欢迎。
公众对丝绸时装系列的态度每年都在变化。不仅外国客户非常喜欢以丝绸制成的时尚产品,越南消费者也逐渐改变了观念。
芳青设计师
年经设计师芳青表示:“公众对丝绸时装系列的态度每年都在变化。不仅外国客户非常喜欢以丝绸制成的时尚产品,越南消费者也逐渐改变了观念。仍然是奢华时尚产品,但真丝并不难穿,不难保管。甚至新技术让宝禄丝绸可以机洗,印刷图案经久耐用、不褪色”。芳青设计师透露,在维持来自外国合作伙伴的定期订单外,她还将推广使用丝绸制品作为政治、外交和企业礼品。
充分利用蚕的生命周期,越南丝绸之屋还开发化妆品和功能性食品系列。丝绸制造者与设计师的相遇让消费者对宝禄丝绸有了新的认识,依然奢华、高贵、经典,却拥有现代的线条、颜色、布局等,这就是宝禄丝绸走向世界的丝绸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