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旅游的有效结合

第 43 届《人民报》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所取得的初步成功正是从比赛场馆设施、接待服务到宣传推广、体育与旅游融合等各环节密切配合、精心筹备的结果。多年来,岘港市政府始终认为,体育不仅是一项追求高水平成绩的竞技活动或群众运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旅游形象推广方式。
岘港市一角。(青草 摄)
岘港市一角。(青草 摄)

在五月炽热的阳光下,岘港市不仅因夏季旅游进入高峰期而热闹非凡,还因一项顶级体育赛事而更加沸腾:争夺“越南国家石油集团下属金瓯石油化肥股份公司杯”的第43届《人民报》全国乒乓球锦标赛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赛事,也是一项有助于推动这座充满活力的滨海城市旅游与传播发展的活动。

第43届《人民报》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所取得的初步成功正是从比赛场馆设施、接待服务到宣传推广、体育与旅游融合等各环节密切配合、精心筹备的结果。多年来,岘港市政府始终认为,体育不仅是一项追求高水平成绩的竞技活动或群众运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旅游形象推广方式。

MICE旅游与体育的良性互动

在全程参与第43届《人民报》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筹备工作的过程中,岘港市文化体育与旅游厅副厅长阮仲滔强调,此次承办赛事是岘港推动体育经济与旅游融合、打造“赛事之城”形象的诸多举措之一。

岘港举办的各项体育赛事所取得的成功,充分彰显了这座城市对国内外运动员、企业和赛事主办方的巨大吸引力。仅就本届赛事而言,各代表团在岘港的平均停留时间接近10天。作为赛事举办地的仙山体育馆实现了高效运作,充分体现了岘港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不仅服务于高水平竞技赛事,也为发展会议、奖励、会展和体验式旅游创造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人民报》社文化社会部主任、赛事组委会主任谢光勇表示,本届赛事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汇聚了来自全国的22支代表队和200多名顶尖运动员。

《人民报》社、越南体育总局、越南乒乓球联合会与岘港市政府,特别是岘港市文化体育与旅游厅之间的紧密协作是确保赛事在专业水平和社会传播影响力方面全面成功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此次赛事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竞技舞台,还是新闻工作者用镜头记录这座美丽海滨城市风貌的良机。从仙山体育宫的各个拍摄角度,到《人民报》在多个数字平台上的新闻更新与现场直播,每天都有上千次观看量,向全国乃至国际观众展现出一个青春、现代、友好的岘港形象。

越南体育总局局长阮名黄越强调,《人民报》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是越南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的全国性赛事之一。岘港承办2025年赛事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竞技体育走向职业化的发展方向,也展现了体育与旅游、传媒及社区融合发展的趋势。

天然的传播大使

另一个积极效应正是来自运动员本身所带来的传播力。来自胡志明市、曾13次获得全国冠军的老将梅黄美庄表示:“我曾在很多地方参赛,但岘港总能带来一种特别的感觉。观众热情友好,食物美味,比赛环境也非常专业。我还抽空在美溪海滩、龙桥‘打卡’,并把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我的朋友们都说:看完照片就想立刻去岘港!”

来自海阳省、男单卫冕冠军阮德荀也分享道:“岘港真的是一个非常适合比赛和休闲的地方。比赛之余,我去了巴拿山、韩市场,还吃了岘港米粉、猪肉卷饼等美食。每次来这里都有不同的新体验。”这些朴实而真挚的分享,使运动员们自然地成为推广岘港旅游的亲善大使。

岘港之所以连续被选为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地绝非偶然。这座城市正在逐步实现智慧体育旅游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融合了现代基础设施投资、有效的媒体宣传推广以及与地方紧密结合的赛事品牌打造。凭借地理位置居中、热带滨海气候、秀丽自然景观、交通便利及多样化的住宿服务体系,岘港具备成为区域体育赛事中心的全部条件。

岘港市文化体育与旅游局也灵活利用从新闻发布会到代表团接待等一切机会,积极宣传推广岘港旅游目的地形象,并推介山茶半岛滑翔伞、国际烟花节、夏季系列热闹节庆等新旅游产品。这一切都为运动员、观众和游客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第43届《人民报》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并非仅是一场体育赛事,而是体育与旅游、传播和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例证,体现了融合发展的战略眼光。这种融合交汇正在创造出既提升了竞技体育的水平,又有助于塑造岘港这座现代、友好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品牌形象的“双重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