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朝着现代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工业

截至目前,河南省已获得投资主张的工业园区12个, 总面积近3460公顷,12个工业园区中已有8个( 面积超过2515公顷)正式投入运营,入住率达84.44%。
位于河南省维仙县的同文工业园区。
位于河南省维仙县的同文工业园区。

2024年全省工业生产值(按2010年可比价格计算)达202.5万亿越盾,达年度计划的107%;出口额超过80亿美元,相当于年计划的115%,为12568名劳动者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政策机制的突破

在2020-2025年任期,河南省委于2021年9月15日颁布了关于2021-2025年推动朝着现代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高科技工业、辅助工业、加工制造和服务业及至2030年愿景的第11-NQ/TU号决议。

工贸厅厅长黎原玉表示,工贸厅已主持并建议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了《辅助工业发展资金管理条例》,规定了该省辅助工业发展活动的具体支出标准,审查、调整、补充、制定和管理工业园区、工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此外,工贸厅检查督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者加快同步基础设施建设,准备好净地,为投资者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在加快推进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的进度,提高工业园区和工业集群运营效率的同时,河南省着力开展征地拆迁工作,督促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和工业集群基础设施投资进度,审查并提出调整省内工业园区和工业集群规划的建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的优势,推动技术基础设施同步投入,满足人民渠中和工业园区、工业集群工人出行需求,满足该省工业园区、工业集群乃至全省货物开采运输能力需求。

供电系统、净水供应系统、雨水排放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电信服务系统、通讯、保安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等服务基础设施基本上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劳动者生活需要。

改善投资营商环境

根据省人民委员会颁布的机制和政策,各专门机构经常建言献策并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同时将该活动扩展到美国、欧洲等其他市场。

自2021年初至2024年底,河南省已吸引投资项目251个(其中外资项目96个,国内项目155个),调整增加或减少投资资金项目206个(外资项目127个、内资项目79个),新批和调整资金总额分别达22.54亿美元和54.2万亿越盾。仅2024年,河南省就新发企业投资证书858家,比2023年同期增长14.4%。

截至2024年底,全省新成立企业近9850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92.92万亿多越盾(其中正在运营企业6200家)。该省的多个工业园区,如一号同文、二号同文、三号同文、四号同文、五号同文等,主要吸引高科技产业、辅助工业、加工制造业的项目。

该省于2019年成立的泰河工业园区被投资者评价为拥有现代化技术设施质量和高效的招商引资能力。该工业园区总面积超过2000公顷,截至目前,园区入住率已接近100%,其中60%以上为外资项目,项目总投资资本约为7000亿越南盾。企业很快进入稳定生产状态,为省内外数千名劳动者创造了就业岗位,并带来了良好的收入。

该省指示各部门、机构和单位配合落实2021-2025年提高河南省省级竞争力指数行动计划。河南省领导经常与企业代表会面,听取企业反映,及时解决企业困难和障碍,营造了亲切友好的政商关系。按照规定开展检查、审核、投资者选择评估等国家管理活动。职能部门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快速实施,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发挥所取得的成就,河南省提出2021-2025年工业发展方向、任务和措施,力争实现全省经济增长率达10%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4.2%以上的目标和至2030年愿景。预计202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将达280.71万亿多越盾以上,比2024年增长近16%。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国会代表团团长张国辉同志表示,河南省把工业确定为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驱动力,着重建立、完善和有效同步实施发展地方辅助工业和优先加工制造业的特殊机制和政策,确保创造有利条件,研究有效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机制和政策。

该省按照循环经济、绿色增长、高科技应用和环境友好型等模式以及高科技工业、电子工业、辅助工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技术等优先发展工业。今后,该省将加快完成手续,投资建设位于李仁县、规模约663公顷的河南高科技园区的技术基础设施,继续建设和设立4个经政府总理批准纳入规划的工业园区。

河南省大力落实政府总理提出的2021-2030年投资建设至少100万套针对低收入者和工业园区工人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贯彻落实“陪伴企业”的方针,河南省各级部门、各地方经常监测、掌握情况,排除困难、化解障碍,支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步部署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加强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满足企业的要求,特别是高科技项目的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