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文化和生活中的龙

龙的形象 是综合了 九种动物的特征 而形成 ,包括:蛇身、鲤鱼鳞片、骆驼头、鹿角、虎腿、鹰爪、牛耳、狮子鼻子和鬃毛、公鸡尾巴。虽然 龙作为一种虚构的幻想生物 ,但自古以来,龙已成为亚洲人民生活和文化中的象征。
河内市升龙皇城敬天殿前的一对石龙。(图片来源:陈青江 摄)
河内市升龙皇城敬天殿前的一对石龙。(图片来源:陈青江 摄)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用来表示年份的方法。它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猫、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循环序列。每个人出生的年份都对应一个生肖,据说可以反映人的性格和命运。辰是地支的第五位,古至今这个词用于记时,例如辰时、辰年。人们喜欢用龙字给孩子起名、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信和勇气。也有人喜欢用龙字给地起名、希望盛旺。龙象征着宫廷文化中的力量和权利,龙词是帝王的象征。但是,在民间文化中,龙字更常用。

对于越南人来说,龙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文化象征之一,与民族的起源有关。越南人自称为龙子仙孙,其中龙是父亲、山、力量的象征等。仙是母亲、海洋、温柔等的象征。越南是一个有着水稻文明根源的国家,所以龙是水的象征,能兴云致雨。在古代越南价值尺度中,龙还象征着幸运和成功。

龙在佛教中出现较多,具有保护、掩护、效劳的含义。北方寺庙正殿的祭坛上有雕镀金的九龙阁。九龙阁有一尊初生释迦牟尼佛,一手指向天空,一手指向地面,周围有九龙云彩。屋顶、墙壁、柱子、梁上均雕琢着各种姿态的龙像:登、卧、滑等。因为龙是帝王的象征,凡是属于帝王的东西,都附有“龙”字。皇帝的脸是龙颜,皇帝的衣服是龙袍,皇帝的床是龙床,皇帝的车是龙辇等。皇帝御用鎏金龙印章。龙辇所到之处,道路两旁的人们都必须低头,妇女和少女必须披散头发遮住脸,不准看龙颜,直视是不尊重的行为,会受到惩罚。嘲剧艺术家已将关于龙颜的传说编写成《Son姑娘》戏剧。故事是,一位来自瑞圭(河内市)的美丽女子被选为明命皇帝的宫妃。每一次皇帝给宫妃赐予“温暖”时,太监都会用黑色绷带蒙住她的眼睛。经过多日的等待,来自瑞圭的女子终于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当皇帝行房她时,她好奇地解开眼带,看着龙颜,立刻被明命皇帝停止 “行房”,将她赶出去。幸运的是,这位宫妃没有受到严重的惩罚,而是被送回了她的家乡。作为宫妃,她再也没有人敢娶她,于是她独自度过了一生,孤零零地住在西湖畔的一座小庙里,直到她去世。这个庙现在位于阮廷诗街的水飞机屋。

龙不仅出现在文化中,是帝王的象征,而且还进入了越南的社会生活。

以龙命名的最早村庄之一是龙肚村,是今天河内的古老村庄。 相传,这个村子位于苏历河河口,村里有一个高高的土堆,土堆顶上有一个通风口,从这里传出喘气的声音,人们认为这是龙的气息。 公元5世纪,李贲建立了万春国,并在龙杜村建造了一座“木城堡”。 《大越史记全书》一书记载,李公蕴从华闾迁都到“龙蹲虎坐”之地时,船暂时停在大罗城脚下,看见一条龙飞上天。所以他将它命名为“升龙”城堡。 升龙的意思是飞龙。 1802年,阮映登基,年号嘉隆,建立阮朝。嘉隆皇帝迁都顺化,改升龙为北城,将飞龙之意的升龙改为繁荣昌盛之意的升隆。

1805年,嘉隆皇帝下令摧毁黎朝时期的升隆城堡,并建造了新的城堡,但仍保留了敬天殿前的一对石龙。那对石龙依然存在。在顺化京都,也有许多用青铜雕刻、雕琢、铸造的龙像。 阮朝独占“龙”字,这一规定在阮朝时期得到了严格的维持。

1831年,明命皇帝实施行政改革; 1932年,他以龙湖镇为基础建立永隆省。 永隆省的隆字并不是龙的意思,永隆的意思是永远繁荣。 唯有流经南部地区的九条河流称为九龙江,但批准较晚。 现今南方带“龙”字的省或地,大多是1956年命名的。

龙是被神化的象征。在中秋节期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会有舞龙和舞狮的表演。舞龙能吸引很多成年人和小孩。舞龙表演队走到哪里,人们就会跟随到那里一直到结束。然而,在城市里,舞龙的传统演变为人们在高处悬挂钱袋作为奖励,为了夺取钱袋,舞龙队年轻人们会不顾危险争相攀爬,以便龙头能够咬到钱袋。当夺得钱袋后,他们仍然必须按照鼓点跳舞以安全到达地面。

龙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权势和力量的象征,但仍然存在于信仰中。许多人仍然选择在寅时启程。很多夫妻仍然希望生育一个属龙的孩子。一些汽车公司推出了龙版的豪华车型。根据信仰,甲辰年的天干为甲, 地支为辰,阳气会旺盛、取得成功,因为甲是十天干中的第一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