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春季大捷

1975年3月27日:开辟进攻岘港的道路

执行开辟进攻岘港的道路的任务,1975年3月27日,第325师第18团继续向敌军在富嘉山口的临时防守线发起攻击。同时,刚下山的第84炮兵团已及时利用敌军在富禄、福象的火炮支援第18团战斗。
第五军区司令朱辉珉(Chu Huy Mân)大将(左四,戴眼镜)指挥向岘港进攻的各条进攻路线。(图片来源:越通社)
第五军区司令朱辉珉(Chu Huy Mân)大将(左四,戴眼镜)指挥向岘港进攻的各条进攻路线。(图片来源:越通社)

1975年3月27日,武元甲大将向广驼(今为广南省和岘港市)阵线司令黎仲晋同志责成解放岘港的任务,然后给正在广义的朱辉珉同志及武志功同志通电话通报政治局成立广驼阵线,派遣阵线司令部的决定;要求“迅速集中主力部队沿着一号公路以最快速度、最及时和最大胆地进攻岘港”。

当天,总司令部指示第二军团和第五军区:“岘港形势特别紧张。要采取特殊措施,快速进攻敌军,忽略沿途的目标,以尽快到达的力量最快速、及时和大胆地直捣岘港”。

执行开辟进攻岘港的道路的任务,1975年3月27日,第325师第18团继续向敌军在富嘉山口的临时防守线发起攻击。同时,刚下山的第84炮兵团已及时利用敌军在富禄、福象的火炮支援第18团战斗。

敌军进行了激烈抵抗,敌机从岘港机场连续出击。来自陵姑和海云的敌军炮兵不断开火,支援步兵“誓死防守”。

我军凭借强有力的战斗精神,迅速越过富嘉山口,乘胜解放了山海。

1975年3月27日下午,第8营率领南边军队进攻陵姑地区(海云山口下)。山口下的战斗十分激烈。当天20时,第18团才控制了陵姑地区,为突破海云山口、攻打岘港开辟了道路。

1975年3月27日晚,战役炮兵部队组织了四门130毫米火炮阵地;第2军团炮兵在牛鼻(Mũi Trâu)山口和陵姑山口部署 14门火炮(包括6门130毫米火炮);在南边,第五军区司令部派遣2个连(4门炮)在庆山建立阵地。

1975年3月27日,敌军在和琴训练中心超过2000名士兵叛变和逃离。水军陆战师的所有三个旅都放弃了自己的阵地。越南共和国第1军团(南越伪军第一军区)、第1军区司令吴光长将军逃跑到山茶半岛,然后逃到美国在海上的一艘船。

在广南,接到紧急向木牌和富风进军,以阻止敌人撤退到岘港的命令, 3月27日10时,第72营到富风,在贡巴桥上进行封锁。第70营与敌军作战并控制了木牌地区,逐渐向香安桥方向发展。1号公路被切断,敌军使用炮兵和飞机射击以便开辟道路。

1975年3月27日17时,敌军在河蓝、桂山(Núi Quế)逃往岘港,遭我军猛烈阻击,敌军被迫弃车弃炮,沿1号公路西行,穿过田野,渡过婆仁(Bà Rén)河,到达维川。

在西原,第7师攻击占领了多湖威(Đạ Houai)分区,进攻马多桂(Mađagui)哨所并摧毁了从马多桂到多湖威分区的哨所。我军各单位借助坦克、炮兵的威力,以机械方式前进,逐步摧毁了在金兴、淡梅柔(Đậm M’Rế)、巴姑山口等哨所,迅速越过宝禄山口,向宝禄市进军。

1975年3月27日,实施国防部长第54/QĐ-QP号决定,文进勇大将在纯敏的西原战役指挥部公布了成立第3军团的决定书。当天,政治局发布成立各方面工作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第3军团党委的决定。

自1975年3月27日,在政治局的决心和认定的基础上,区域司令部制定解放西贡的方案并提请南方中央局和政治局。首先是实行战略切断(切断4号路、15号路、龙曹(Lòng Tàu)河、解放春禄、威胁边和,与袭击仓库、机场、基地相结合,导致市内陷入严重混乱。

接着,以B2力量为主力,向该部1个军团增援2个师,从5个方向进攻西贡,与特工部队、突击队(又名别动队)相结合并发起群众奋起进攻,内外同时攻击,进行总攻和总起义,解放西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