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视野守护越南本色

文化日益成为塑造国家地位的支点。党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并将其具体化为实际行动,旨在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指示文化体育与旅游部主持制定关于文化的推广和国际融合的提案。

附图。
附图。

在当今世界背景下,该提案应被视为一个具有基础性、长远意义的步骤,以构建一个开放、富有本色但不封闭,融合但不混杂的文化价值体系。

这是落实党关于越南文化和民族发展诸多重大政策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关于建设和发展越南文化和民族以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第33-NQ/TW号决议,关于新形势下融入国际社会的第59-NQ/TW号决议,以及最近关于在科技创新和国家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突破的第57-NQ/TW号决议。这些决议肯定了文化作为创新基础、应用空间和内生动力的作用。

因此,需要从思维框架上就肯定该提案的综合性:它不仅限于文化领域,而是一项跨学科的国家战略,将教育、科学、创意产业、外交和知识经济等领域联系起来。

在国家间竞争不仅局限于技术与物质资源的时代,文化本色成为对话和定位国家地位的工具。从这一参照系出发,提案的建设不应局限于推广任务,而应置于通过文化主动融合的视野之中。

这是让越南更深入参与国际社会的战略,越南文化本色需要出现在民间外交、教育、旅游、创意产业和数字媒体等全球交流渠道中。

文化融合是一个双向过程,既将越南文化融入人类文明的洪流之中,又有选择地吸收世界文化精华,以丰富越南文化的内涵。

这是主动融合,是在本色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吸收与转化的过程。这两个方向必须对接、互补,创造对外的影响力和对内的抵抗力,从而应对同质化与核心价值流失的挑战。

该提案的广泛性还要求具备超越日常事务性活动或短期展示模式的视野。文化需要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具备自我积累和传播的能力。因此,需要构建共同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支柱,制定文化人才发展政策,完善鼓励创新的体制,尤其是发展数字基础设施,以在网络空间传播文化特色,从而建立一个战略性基础。

该提案的长远愿景还要求创新文化管理方式,使文化不再局限于由某个部门或行业负责的专业领域。文化发展、推广和国际融合需要整个政治体系和社会的参与,并将其融入教育、科研、创新战略以及外交政策和发展合作之中。

该提案还需要一个灵活、适应性的运行机制,不把文化局限于传统的概念,而是拓展新的创意空间,从文化产业、创意经济到数字文化产品和跨国媒体。

这些领域有可能塑造国家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全球青年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可持续文化发展进程离不开对仁爱、好学、社区意识、民族自豪感和对向前迈进的渴望等基本价值观的培养。

文化不仅是需要保护的遗产,也是越南对话、发展和创新、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的开放空间。因此,关于文化的推广和国际融合的提案应被视为一项国家战略,通过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能力以及创新创造精神体现越南21世纪的视野、影响力和定位。(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