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继续谱写光辉历史篇章

1976年7月2日,第六届国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将西贡更名为胡志明市。近50年来,这座城市一直以敬爱的胡伯伯的名字命名,日益肯定其在建国卫国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6月30日晚举行的特别文艺晚会的文艺表演节目。
6月30日晚举行的特别文艺晚会的文艺表演节目。

为庆祝西贡-堤岸-嘉定-胡志明市(1698~2025)成立327周年暨胡志明市以胡伯伯命名49周年(1976~2025),胡志明市举办了多项精彩活动。其中,6月30日晚举行的特别文艺晚会让全市人民感慨万千。晚会重现了南方从开放初期到如今充满活力、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征程,推崇了这片土地顽强抗战、文化交叉和发展壮大的精神。

西贡-嘉定市很荣幸以胡伯伯的名字命名,也是该市面对战后重建时期,正如胡伯伯所期盼的那样,“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堂皇、更加美丽”。每位市民都难以忘记在“计划经济”下那段充满艰辛和匮乏的岁月,生活必需品“用票券来衡量、计量、计算”,但每个人都始终对城市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和信心。

原胡志明市委常务副书记、原市人民议会主席范正直同志回忆说:当时市领导人要直接运米救灾,指示市粮食公司和各单位克服“封江禁市”等困难,从九龙江三角洲运来大米,及时救济饥民。

与此同时,青年和各阶层人民从事社会工作的志愿运动也达到了顶峰,1976年3月28日,一万名先锋青年参加志愿活动。青年志愿者是当时最多样化的青年群体,有公务员、旧政权职员、解散的伪军士兵,失业工人、劳动者,以及学生和大学生等,该群体由共产党干部和青年团员领导。

范正直分享道:“全市各阶层人民都乐意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山上和海边去建设经济,既能就业养活自己,又能为社会排忧解难做出贡献。该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了南部各省市也纷纷组织青年志愿者建设新经济。”

不仅有先锋青年在前线戍守边疆、建设经济,而在后方,也有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留下来,与新政府携手共进。这座城市的发展征程,如同溪流般蜿蜒,跨越险阻,带来肥沃的冲积土,筑起堤岸,孕育出一片沃土。

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西贡-胡志明市始终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民的文化精髓、才华和热情。他们乐于贡献,携手共建这座城市。在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意且深具人情味的城市里,多元融合于独特的文化底色之上,为城市不断走向稳定与发展,深度融入地区乃至迈向世界注入强大动力。在生动的实践中,城市不仅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经济发展道路,而且还为国家后续的革新奠定了重要基础。

弘扬先辈优良传统,南方解放、祖国统一50年后,该市党部、政府和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诸多挑战,始终发扬坚韧不拔、团结向上、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革命传统,敢想、敢做、敢担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积极性和潜力,齐心协力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为全国共同成就作出重要贡献。

胡志明市始终保持政治稳定,为发展事业奠定坚实基础,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增长,实施多项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美化的政策,使许多地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日益文明现代化。

胡志明市在科技研究与应用方面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发展知识型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发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仁爱之心,胡志明市党部发起了革命行动,爱国竞赛,把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关心和改善物质和精神生活,树立人民形象,实现社会进步和公平,发挥人民的力量,关心人民,取得实效,充满人文意义和爱心。

面对与平阳省和巴地头顿省合并,成为现代化“超级城市-工业-海港-服务区”的历史转折点,经济学专家陈游旅博士认为,在新的发展空间中,胡志明市将成为东南地区发展的“指挥长”,使东南地区乃至胡志明市都市区成为该地区的亮点。

继续谱写光辉历史篇章,当代人民不断磨练,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同心协力,决心建设一座文明、现代、重情尚义、智慧、宜居的城市,永远无愧于英雄城市、金色光芒之名的称号。(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