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率领中央工作代表团来到奠边省出席西帕芬(Si Pa Phìn)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工仪式。
该项目是根据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在陆地边境乡建设248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新主张实施的首个工程。
奠边省是一个具有特殊战略地位的边境山区省份,居住着1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82%,人民生活仍面临诸多困难,交通出行不便,尤其是在边境乡。西帕芬乡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由奠边省教育培训厅为投资方,预计2025-2026年实施,项目总投资达2200亿越盾,资金来源包括河内市支持资金和社会化资金。
这是一个重点、规模大、现代化和设施配套的教育工程,包含31间教室、寄宿区、各功能学科教室、图书馆、运动场、游泳池等,满足超过1000名边境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该工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还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为地方培养未来干部,巩固边境地区的国防与安全。

苏林总书记在开工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我们党始终把教育视为头等国策,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多年来,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党和国家始终高度关心边境地区。现实表明,边境乡的学校特别是寄宿制一贯制寄宿学校系统仍十分匮乏,学生的学习条件十分有限。
苏林总书记指出,建设248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的主张是正确且具有深刻人文意义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边境、偏远地区、困难地区人民群众的特殊关爱。建设学校不仅是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更是为了实现提高边境人民生活质量的长远目标,从根本上维护国家领土主权——这个“根”就是人,是与土地、森林和国界碑桩紧密相连的居民区。
为使该工程早日建成并落地,苏林总书记建议奠边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和西帕巴芬乡要坚决推进,把该项目视为一项特别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做得快、做得好和做得有效;要保障场地、基础设施和资金按进度拨付,同时为施工和未来教学创造最有利的条件。苏林总书记强调:“这是民心的工程,是为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不能拖延、不能分散精力。”

苏林总书记要求设计、施工、咨询和监理等单位要以最高的责任心、最真挚的感情投入施工,不仅把这视为一个建设项目,更是承载边疆人民信任与梦想的地方;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技术和美观,打造堪称边境模范学校。
西帕芬乡党委、政府及各团体组织要继续关心有子女上学的家庭,动员群众积极送孩子上学,确保学生能接受完整教育;学校建设要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教做人之理、培养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
苏林总书记叮嘱说:“当地群众要继续同行、支持与协作,让项目顺利推进。这是我们子孙的学校,是我们大家的学校,要共同维护,共同建设。”
苏林总书记表示相信,在整个政治体系的决心、人民的齐心协力,特别是在边疆教职员工的情感与责任下, 248所边境寄宿学校的系统建设工作一定能取得成功,使每一个山区、偏远地区的儿童都有学习、成长,迈向光明的未来的机会。
越共中央委员、奠边省委书记陈国强在开工仪式上表示,奠边省承诺将与有关机关、单位密切配合,确保工程按进度完成、质量良好并安全实施,同时早日投入使用。奠边省将选派热忱负责的管理干部与教师队伍,让这所学校真正成为温暖的大家庭,成为培育知识、孕育梦想的摇篮,特别是为省内山区、边境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的子女服务。
随后,苏林总书记一行出席了奠边省那桑乡南鸟村村民李阿仲一家 “消除危房项目”落成仪式,并向该地区10户优抚家庭赠送慰问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