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私营经济仍然存在一些难以突破的局限和瓶颈。国民经济大学研究专家认为,导致越南私营经济发展存在局限的瓶颈在于对私营经济的认识不完整、不一致,甚至是错误的认知或评价。与此同时,政策体系在生产资源的获取、经营过程的执行、经营成果的收益分配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缺乏包容性,对私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存在不公平现象。
专家指出,越南私营经济力量本身缺乏合适有效的模式来连接其各个组成部分。此外,越南企业家目前缺乏在现代经济和日益激烈的竞争背景下应具备的素质。
因此,研究专家组建议:
第一,完善看待民营经济的思路和方式。其中,要以系统视角看待民营经济,突出两个重要亮点:特别强调越南人因素是主体,同时关注越南在海外的私营经济,包括在国外投资的企业和与越南有经济关系的旅居海外越南人的私营经济。同时,要明确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定位,在实现两位数增长中扮演主要和最重要的动力,国有经济的引领作用以及外资部门的重要推动作用。
第二,从包容性发展的角度破除制约私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瓶颈。具体来说,需要完善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平等发展的政策,加强对各类私营企业的发展扶持政策。
第三,完善对接越南私营经济力量的模式,即以“溢出效应”的方式对接国内民营企业,组织海外越南企业与企业所在地国内私营企业的对接。
第四,发展越南企业家队伍,满足经济在一体化背景下的新要求,面向专业化、先进化、适应现代商业环境的企业家力量,可以考虑一些计划,例如:初创企业家、发展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大型企业的企业家,通过参考国际模式并根据越南实践培养国家商业领袖和私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集中于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等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财政支持机制和政策,鼓励企业家参与培训。须设立国家创业发展基金,资金来自国家财政、企业出资和国际资助。该基金将为参加高质量培训项目的企业家提供奖学金和优惠贷款。尤其须为女性企业家、青年企业家和偏远地区企业家等创业群体提供特殊的支持政策。
同时,基于同步制定和宣传越南企业家商业道德准则以及组织全国宣传活动以提高人们对企业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树立企业家精神和健康的商业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