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激发三大增长动力

经济增长的竞赛已进入冲刺阶段。出口加速、消费回暖、私人投资改善——三大增长动力正同步发力。然而,若要延续这一增长势头,仍需出台既有力度又有方向感的“推力”政策。

202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消费服务营业收入累计达3.41万亿多越盾,同比增长9.3%。(海南 摄)
202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消费服务营业收入累计达3.41万亿多越盾,同比增长9.3%。(海南 摄)

冲刺阶段

2025年上半年经济图景中,出口、消费与私人投资三大核心增长动能均显现出明显复苏态势。在外部不确定性与风险因素依旧存在的背景下,这三大支柱正共同为国民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其中,出口领域尤为亮眼。越南统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货物出口总额达1889.7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这是近三年来的最大涨幅,充分体现出生产与出口活动的强劲恢复力。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国内消费——这一占国内生产总值近70%的重要支柱。202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消费服务营业收入累计达3.41万亿多越盾,同比增长9.3%。

私人投资作为在国家投资版图中长期被国有部门主导地位“掩盖”的增长动力,也开始释放出积极信号。2025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700万亿越盾,同比增长8.9%。其中,非国有资本正逐步回暖,特别是在工业地产、物流、零售和科技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三大增长动力协同发力,正合力推动经济稳步向前。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7.52%,显著高于2016至2019年同期的平均水平,充分体现出复苏势头之强劲。然而,这一亮眼表现并不意味着前方道路已然畅通无阻。

一些值得警惕的信号也逐渐浮现。越南投资与发展银行(BIDV)首席经济学家兼培训与研究院院长艮文力博士指出,尽管第一季度出口实现快速增长,但第二季度已出现增长放缓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包括欧盟、美国等主要市场复苏步伐缓慢,以及绿色标准、碳关税等新规带来的持续压力。与此同时,越南出口结构依然过度依赖手机、电子产品等少数主力商品,而这些产品的本地增值水平仍然偏低。

在消费方面,尽管增速较为可观,但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升,尤其是在食品和公共服务(如医疗、教育)价格面临上调压力的背景下,消费回升势头可能会受到削弱。同时,由于生活成本上升以及部分劳动群体的就业和收入尚未完全恢复,整体购买力仍然受到一定制约。

在私人投资领域,尽管信贷增速明显加快,但企业的资金吸收能力仍然有限。因此,若要在下半年持续巩固增长动能,努力实现全年8%的增长目标并将通胀控制在4%以内,仅靠开局阶段的亮眼数据远远不够。激活三大增长动力,需要的不只是“漂亮数字”,更在于政策“下得准”——精准击中体制机制堵点;也要“下得巧”——把握好时机节点,从而使三大支柱不仅实现阶段性恢复,更能够支撑经济迈向更可持续的发展。

政策须“准确”且“正确”

艮文力博士指出,越南经济正逐步迈入稳健复苏轨道,但在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协同不足的问题。他强调,应及时为三大增长动能“续航补力”,并着眼于夯实长期发展基础,而非依赖零散、短期的应急性举措。

就出口领域而言,尽管上半年表现亮眼,但艮文力博士也提出警示:“越南出口仍以加工组装为主,产品本地附加值偏低,容易受到全球订单波动的冲击”。因此,应加快发展配套产业,提高本地化率,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体系。

越南经济学专家阮常亮副教授、博士补充指出,要更好地发挥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效应,企业不仅要具备价格竞争力,还要具备符合环境保护、劳动规范和原产地可追溯等标准的能力——而这正是当前大多数本土企业的短板所在。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要同步激发三大增长动能,必须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协同。其中,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灵活调控汇率、将通胀控制在4%以内,以及加快公共投资资金的拨付进度,是构筑增长基础的关键所在。

艮文力博士指出:“加快公共投资不仅是一项财政支出,也是激活总需求的‘引爆点’,同时也是撬动私人投资和消费的重要‘催化剂’。”

从长远来看,越南经济发展不能长期依赖公共投资或外商直接投资(FDI)。出口、消费和私人投资三大支柱亟需重构,目标是在全球局势持续动荡的背景下,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内生动力与外部冲击下的韧性。

出口结构应由以数量为导向的增长模式,逐步转向以价值提升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着力提高本地化率。应优先加大对科技创新、物流体系以及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投入,积极吸引高质量资本,重点引导其投向金融服务、供应链体系与数字基础设施等关键产业领域。

内需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稳固的购买力基础之上,而这又有赖于对医疗、教育、住房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长期性投入——这些领域既关乎民生福祉,又能够有效培育和稳定内需市场。

私人投资的突破性发展,前提是营商环境实现实质性改善,包括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等方面。正如一位投资者所言:“越南要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