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象:制造业——从普通代工到公平竞争的渴望

越南制造业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从以加工、组装为主的地位出发,该行业正被寄予厚望,有望实现“升级”,以期在区域乃至全球市场上公平竞争。

附图。
附图。

这是一种宏大的愿景,但也充满挑战。专家指出,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需要从宏观政策到企业自身努力的全面转型,并配合突破性解决方案,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破解瓶颈

据越南辅助工业协会(VASI),制造业面临许多系统性困难,不仅源于企业内部,也受到营商环境和全球波动的影响。

越南辅助工业协会主席潘登俊表示,首要瓶颈是高质量人力资源问题。虽然劳动力充足,但高水平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比例仍然偏低,难以满足现代生产线需求。培训与实际生产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校课程偏重理论,缺乏先进实训设备,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需耗费大量时间和再培训成本。这种状况在机械、零部件制造等高精密领域尤为突出,限制了企业扩张与技术创新,增加对外国专家的依赖。

此外,制造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压力,跨国集团对质量、技术标准和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球经济波动,如贸易战、地缘政治冲突,也增加了供应链风险。为应对挑战,不少企业开始实现市场多样化、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将“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作为关键生存战略。

TCI工业股份公司总经理邓青平认为,要提升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投资高科技是先决条件。高新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和研发(R&D)需要巨额投资,超出大部分中小企业承受能力。同时,遵循国际质量与安全标准仍是越南企业进入全球供应链的一大障碍。

转型与突破路径

面对挑战,越南制造业正在展现从意识到行动的明显转型,目标是实现国际公平竞争。

“本土化”和“多维联结”成为行业重点方向。本土化不仅有助于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还能提升国内生产能力和附加值。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的紧密联动。国家需出台足够有力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投资技术和研发,院校要改革课程、增加实践,紧贴企业需求;企业则需主动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新产品,并与学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在外资企业的视角下,NC Network Japan董事会成员、NC Network越南公司CEO大冢哲久(Otsuka Tetsuhisa)表示,过度依赖少数出口市场给越南制造企业带来显著风险。因此,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充分利用越南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与此同时,借助区块链、二维码等技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将成为长期竞争优势。这不仅有助于满足发达市场对溯源、劳工和环境的严格要求,还能树立“越南制造”高质量、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在全行业努力转型的背景下,即将在9月中旬于河内举行的“2025年东盟制造业国际对接展”(FBC ASEAN 2025),由NC Network与VASI联合主办,具有特别重要意义。该展会是有效“桥梁”,帮助越南企业与三菱电机、东陶、株式会社电装、富士胶片等50多家国际知名采购商直接对接。不仅是寻找战略伙伴的机会,也是越南企业接触、学习和转移机械、自动化、电子零部件、精密加工等最新技术的重要平台。展会不仅是展示场所,更是专家分享知识和经验的论坛,通过专题研讨会助力越南企业提升生产和管理能力,从而更加自信地融入全球供应链。

越南制造业正进入关键阶段。人力、技术和市场挑战迫切要求行业加速转型。在宏观政策引导下,政府、部门、协会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将激发主动精神和学习能力,为越南制造业实现突破奠定基础。这也是越南企业提升实力、自信掌握技术并在全球供应链中公平竞争的重要机遇。(完)

来源:越通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