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首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黄海湿地以独特生态环境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典范。40年来,盐城以生态优先,形成一套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构建起从迁徙地保护到野外种群重建的全链条保护体系。通过“引种扩群—行为再塑—野生放归”三段式保护策略,麋鹿数量从1986年引进的39头增长至目前的8500余头,繁殖率、存活率及年递增率均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盐城市也利用风光自然禀赋谋求绿色发展,构建起覆盖研发、制造、运维全链条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是在面临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滨海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的,2025全球滨海论坛由中国江苏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9月24至25日在盐城市共同主办,以“美丽滨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吸引来自中国和世界多国部委、省市、国际组织领导,研究者,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嘉宾300人,外宾100人与会。
本次论坛围绕滨海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可持续发展的滨海、发扬滨海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展开讨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方实践,评估滨海绿色能源发展展望,推介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
2025全球滨海论坛开幕式上,《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发布,首次系统评估了全球13类滨海生态系统的分布、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全球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并提供了优先行动建议。这是2025全球滨海论坛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推动全球滨海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本次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已实地考察江苏省盐城市黄河森林公园、条子泥湿地、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滨海生态体系保护与修复工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