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国家大学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院指出,东南部地区是越南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地区之一,主要来源于工业区、加工区和城市交通。该地区超过一半的工业区虽然配备有污水处理系统,但是运行效率不高,导致地表水污染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由于交通与工业排放,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在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生活固体废弃物的数量迅速增加,但收集与处理能力尚未跟上需求,使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
专家认为,东南地区的优势在于集中许多大型工业区、拥有发达的物流体系和港口基础设施,具备集中化的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并且有众多现代化的高科技农业模式。
胡志明市在垃圾收集和处理方面已经应用了一些循环经济模式。具体而言,在平兴和坊戈吉(Gò Cát)垃圾填埋场实施利用生物气将废弃物再利用、再循环以发电并接入电网的模式,守德农产品市场应用以零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的有机废弃物能源化处理技术,在胡志明市城市环境有限公司采用焚烧技术处理危险废弃物。此外,在工业领域中,已应用清洁生产模式,并采用环保型原材料。
然而,必须坦率地承认,东南部地区在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诸多局限。许多工业和农业行业主要主要向广度发展,不向深度发展;企业对高新技术、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应用比例还未达到预期。
胡志明市发展研究院余福新认为,为了提高地区竞争力,需要贯彻“价值链”导向的原则,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并将其与全球价值链相结合,构建合适的绿色经济发展整体生态体系。从而,面向可持续发展,减少化石原料的使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政府需尽快制定并颁布完善的法律框架,满足绿色经济和低排放发展的需要。
东南部地区正面临着环境退化(土壤与地表水质量下降)、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等挑战。因此,地区各地方亟需在不同层面推动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以应对并克服上述挑战。
胡志明市研究与发展院副院长范平安透露,合并之后,城市将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数字经济为导向,推动增长模式的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致力于落实越南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据此,城市将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重点发展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附加值产业。
在建设上,将现有工业区改造为生态工业区,降低资源和能源强度中,优先吸引高新技术、可再生能源以及其他绿色产业领域的投资。
在农业领域,推动清洁、有机、生态农业发展,应用高科技提高质量和价值,适应气候变化;建设高科技农业区,满足安全标准,发展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发和部署同步解决方案,防止洪水、山体滑坡和海水入侵;提高认识,促进绿色和可持续消费。
同时,推动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以减少排放为目标。优先发展风电(海上)和太阳能(工业区和城市屋顶太阳能)。转向使用氢能等新能源,构建具有韧性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绿色智慧城市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