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南省、中国—东盟中心领导,东盟各国官员,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中外农业领域学界、商界代表近400人与会。
大会以“数智赋能粮农合作,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为主题,围绕智慧农业、畜牧业、农产品国际贸易投资等多个议题,就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共享、绿色农业发展、扩大双向农业贸易投资、携手应对全球贸易挑战、共创区域农业和经济繁荣等进行了交流,达成了多项务实成果。大会宣布启动中国(河南)—东盟智慧农业综合示范中心,倡议成立中国(河南)—东盟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联谊会,并签署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农产品贸易等领域21个合作项目。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成果丰硕,已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农业合作格局。河南是中国粮仓,东盟是世界重要粮仓,两个“粮仓”的携手将为区域发展与繁荣注入充沛能量。期待通过此次大会,发出双方携手合作的强烈信号,搭建一个高端务实的对话平台,挖掘一批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聚焦发展智慧农业、构建高效供应链、加大政策沟通和能力培训力度等方面,分享合作经验,对接合作意向,共同探讨农业合作新机遇新模式。中国—东盟中心将与各方携手推动双方农业合作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为推进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新贡献。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表示,河南是中国的人口、经济,农业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河南省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河南同东盟的交流合作近年取得重要进展。东盟已成为河南第一大贸易伙伴。河南愿同东盟各国一道,深化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合作,围绕粮食生产、精深加工等谋划合作,共筑粮食安全屏障,拓展农业贸易空间,开展农业科技攻关,共同打造绿色、安全、可持续的粮农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出席大会的东盟嘉宾表示愿将区域农业发展战略与中国农业优势领域深度对接,落地更多惠民项目,打造更多试点。期待通过政策对话、技术分享、能力培训,助力东盟国家提升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和精准化,推进区域包容、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外嘉宾围绕粮食安全现状、挑战及发展路径、现代农业创新与东盟发展机遇、科技赋能粮农合作、农产品国际贸易新发展格局下的政策应对与改革等积极互动,建言献策,达成一系列合作意愿和共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