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公约》:澳大利亚教授高度评价越南在防范网络犯罪中的作用

联合国大会于2024年12月通过《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并将于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在越南河内举行以“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面向未来”为主题的《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防学院教授卡尔·塞耶。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防学院教授卡尔·塞耶。

联合国大会于2024年12月通过《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并将于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在越南河内举行以“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面向未来”为主题的《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此次活动意义重大,体现各国在保护网络空间方面的责任,为国际社会在打击网络犯罪领域开展合作建立法律框架,尤其是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能力。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防学院教授卡尔·塞耶(Carl Thayer)接受越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10年中,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从3万亿美元上升至9万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14万亿美元,其原因在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

塞耶教授强调,《河内公约》具有特殊意义,是联合国20年来首个处理跨国问题的公约。越南之所以被选为开放签署仪式的主办国,正是由于其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的主动作为。越南在194个国家中网络安全能力排名第17位。塞耶教授认为,越南完全有能力在该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塞耶教授在评价越南在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和多边政策中的地位时认为,其得益于越南坚持独立自主、积极、多边化、多样化的外交路线。越南两次当选联合国安理会和人权理事会成员,赢得了地区及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积极参与解决包括网络犯罪在内的全球性问题。在东盟框架内,越南也发挥着带头作用。

塞耶教授建议,越南应充分利用作为《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东道国的契机,推动国际合作,增强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并继续在缩小该领域发展差距方面发挥领先作用。

他同时建议东盟充分发挥国际刑警组织于2015年成立的网络犯罪打击中心的作用,并期待该中心在《河内公约》签署后能作出更为积极的贡献。(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