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主动地位
挪威驻越南大使希尔德·索尔巴肯女士在接受《人民报》社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越南作为东道国所发挥的作用。她表示,河内被选为重要国际活动的举办地“充分表明越南在国际舞台上日益确立积极地位”。
由此,越南不仅保持了广泛的对外关系网络,而且被视为“中立而值得信赖的会晤地点”,为联合国选择河内作为首个全球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开放签署仪式举办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索尔巴肯大使表示,《河内公约》是“全球打击网络犯罪上具有转折的一步”。此前,世界各国只有《欧洲委员会公约》等区域性协议,而如今,国际社会首次拥有了协调行动的全球法律框架。
与此同时,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网络犯罪调查专家钱德拉·巴哈杜尔·达米先生对此表示认可和祝贺。他表示:“我谨向越南政府和人民表示祝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彰显了越南对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国际合作的强有力承诺。”
从专业角度来看,他表示,越南也是今年第一个派学员前往多哈区域中心参加数字取证和电子证据培训课程的国家。钱德拉·巴哈杜尔·达米先生说道:“这批学员来自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他们接受了如何收集和处理数字证据的培训。这体现了越南在该领域的主动性和实事求是精神。”
知识基金会主任亚伦·沃尔什先生高度评价越南在协调和主办此次活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越南不仅在作为东道国的角色中展现了自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而且还在《公约》的落实过程中成为先行者之一。”沃尔什先生强调,“签署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切实执行并落实各项承诺。”
全球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及合作伙伴组织的外交官和专家也将《河内公约》视为全球网络安全的新技术和法律基础。
从专业角度来看,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网络犯罪调查专家钱德拉·巴哈杜尔·达米先生表示,《公约》的正式签署是“国际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的历史性转折点”。
他表示,《公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加强成员国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正在努力培训执法人员、调查人员、检察官和法官——刑事司法系统的支柱。
《公约》的另一个关键内容是各国之间电子证据的共享。达米先生表示,这一直是跨境调查的一大挑战。他肯定道:“《公约》生效后,数字证据的合作与交换将变得更加便捷。实际上,犯罪者在一个国家,受害者在另一个国家,而数据却在第三国,因此全球证据共享机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专家指出,调查人员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电子证据的非物质性:“在传统犯罪中,刀、枪都能看得见。但在网络空间,证据无法被留存。这是调查人员面临的最大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正在采用新的培训方法,使受训人员能够在模拟环境中“理解和查看”数字证据。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称之为“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引入虚拟现实 (VR) 设备,让受训人员进入模拟网络空间,直接观察犯罪分子的运作方式。
知识基金会主任亚伦·沃尔什先生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河内公约》是一份“更新和现代化网络犯罪领域国际合作框架的文件”,其突破之处在于数据共享和受害者权利保护。
他强调说:“其特殊功能是能够帮助受害者找回泄露的图像、视频或个人数据,从而恢复人的尊严并确保正义得到实现。”
关于未来的实施,他表示,各国应通过联合国全球网络犯罪方计划得技术援助和专业培训。他说道“该计划帮助各国以务实有效的方式在其法律体系中应用《公约》”。
挪威驻越南大使希尔德·索尔巴肯女士表示,提升能力是《公约》的重要支柱之一,旨在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这将帮助各国获得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援助、培训和建议。
希尔德·索尔巴肯女士也坦言,网络犯罪对挪威以及许多其他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也为犯罪分子利用其扩大非法活动创造了条件。
希尔德·索尔巴肯大使强调说:“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所说,网络犯罪正在迅速适应每一项技术进步。因此,只有国际合作才能帮助我们有效应对,保护全人类的安全网络空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