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新旅游品牌

合并后,如今的芹苴市拥有十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芹苴不再仅仅是“水乡之都”,而是拥有多个生态旅游区,如龙玉黄自然保护区、河流沿线的红树林区等。

国际游客在芹苴丐冷(Cái Răng)水上集市参观游览。
国际游客在芹苴丐冷(Cái Răng)水上集市参观游览。

高棉族、华人等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风情,也为当地文化与宗教旅游增添了多样性与吸引力。

近段时间以来,各大旅游公司和旅行社纷纷组织考察活动,对芹苴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重新了解与评估。此次评估有助于发挥各地区旅游的优势,克服不足,最大限度地利用多样化资源,探索各景点的组合方式,打造适合芹苴市现状的旅游线路。许多旅游产品发展新思路由此诞生。

过去,旅游线路往往是单一的,如参观水上集市、山丘、果园等。目前,企业已将水乡城市、生态区、海洋与宗教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芹苴市政府也正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通陆路、水路与海上交通线路。这为各旅游资源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创造了良好条件。

凭借现有的优势,芹苴完全有条件成为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旅游中心。然而,专家指出,要真正发挥多样化资源的潜力,整合各旅游区、打造吸引游客的旅游线路,当地仍需付出更多努力。其中,最大的难题仍是基础设施的连接。目前,通往生态旅游区如龙玉黄、陈题海口、红树林等的道路依旧狭窄,游客往返耗时较多。水路交通系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缺乏连接各区域的水上旅游线路。

此外,芹苴的旅游产品也尚未形成足够的差异化和新鲜感。多年来,当地旅游仍以水乡与果园为主,而森林、海洋、文化类等新型旅游形式尚未得到系统投资。芹苴旅游人力资源一直是固有弱项,这使得在开发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旅游线路时,困难重重。当地的旅游推广与宣传工作也亟需制定系统战略,以在合并后向外界展示一个多元化的芹苴形象。

要打造全新而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品牌,芹苴需同步实施多项措施。其中,最关键的是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通往重点景区的线路,应给予更多投入。城市应尽快编制整体旅游规划图,明确重点区域与主打产品,避免重复开发。同时,要完善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协调机制,从基础设施、服务到宣传推广形成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多样化资源的效益。还应注重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提升其技能、业务与文化知识。(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