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各民族中,南部高棉族的传统服饰的布料、色彩、图案和用法承载着许多独特而丰富多样的文化。
克朗寺(Kh'Leang)位于朔庄省朔庄市孙德胜街。这是九龙江平原地区古老的高棉寺庙之一,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与蝙蝠寺(chùa Dơi)一样,克朗寺是朔庄省两座国家级历史遗迹之一,属于建筑和艺术文物类型。
芦笙被喻为安沛省木江界山区蒙族同胞们的灵魂,同时也是蒙族同胞生活、文化、信仰活动中的重要乐器。
近日,越南民族学博物馆举行了与埃地族交流的活动,让观众直接了解埃地族同胞的传统长屋和越南民族学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尽管戈都族的起源仍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戈都族人民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在越南54个民族的文化中有着浓厚的生活和信仰印记。
4月9日,西北地区8省扩大合作小组在芹苴市举行旅游推广活动,旨在促进西北地区和九龙江三角洲各省市之间的旅游对接。这是2023年西北文化旅游周框架内的重点活动之一。
过僧礼(又称成人礼)是河江省瑶族人信仰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独具特色的盛大礼仪,为瑶族人战胜困难,为未来注入精神动力的一种仪式。
作为西原地区使用孟 - 高棉语族群中人口最多、在越南人口排名第二的民族,巴拿族的发展历史与西原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密不可分,形成了一个独特而鲜明的文化。
民族服饰是越南少数民族的魅力所在,是每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当国家日益深广地融入国际社会时,传统服饰将更加重要。目前,庐江瑶族是依然保留着传统服饰的少数民族之一。
2023年1月份,赴该省参观游览的游客量约70万人次,相当于年计划的17%,比2022年同期增长285%;旅游收入总额达逾2.4万亿越盾,同比增长286%。
河内市清池县新朝乡朝曲村的传统庙会于每年正月9日举行,吸引了众多人民群众前来参加。该庙会的亮点是男孩假扮女孩表演“姑娘打鼓”之舞。
1月25日晚26日凌晨(即2023癸卯年正月初四晚初五凌晨),阴阳集市在喔(Ó)村(现为北宁省北宁市武强坊春窝小区)开市。
越南传统春节期间,与绿色粽子和红色对联一样,五果盘是越南民族传统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物品。
从辞旧迎新,旧新年交接的那时候起,第一个登门、向主人家拜年的人被称为“冲年喜”的人。主人家将根据他(她)的成功、才能、品德和健康来预测新年的运势。实际上,冲年喜风俗寄托着人们对富裕、安康生活的向往,而“冲年喜人”是主人家预卜全年运气的一个征兆。
奠边省芒莱市位于山罗水电站水库河床上,当地人口大部分是白泰族人。芒莱的白泰族妇女长期以来以其巧手而闻名,她们创造了美味且独特的切饼和糯米薄饼。这两种饼原本是芒莱地区人民春节的特色菜肴,如今已经成为一种“一乡一品”产品,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河内市山西古城建城200周年纪念典礼将于11月12日举行。这是一个重要的活动,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遗产文化价值保护与弘扬的责任意识,同时为加大旅游推介力度并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
《2015-2019年越南各民族男女性别数据报告》和《政策摘要:越南少数民族地区性别问题报告》中显示出越南少数民族和山区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10 · 20 越南妇女节即将来临,位于河内市西湖郡的广安夜间花市更加热闹。前来花市的人不仅是做生意的,而且很多年轻人和外国人也前来观光游览。
河内市将建立“芒巫”(Mo Muong)文化遗产国家档案,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芒巫列入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将10个新遗产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其中,宣光省新增两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即花苗族服装造型艺术和山由族大番节。
近日,升龙—河内遗产保护中心与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所属京城研究院联合举行了“升龙皇宫珍宝”展览,向公众展示自2002年至今在升龙皇城出土的典型和特殊文物。
一旦谈到沙巴,大家就对被城市化的朴素村寨有点儿惋惜。不过,距离沙巴镇中心7公里,在海拔1700米的一个村寨,民众仍然从建筑到生活、文化等方面保留着传统。那就是老街省蒙花乡候诸蛾村。
山罗省蒙罗县玉战乡一直被誉为西北山林的“童话之乡”。每年秋天,当田野被太阳染黄时,这里的少数民族都会举行新米节。这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与和体验。
越南高平眼神山坐落在本名山谷的中间,四周绵延着茂密的草坪。这座山由于被刺穿一孔,直径50多米,就像一个眼睛,而被命名为眼神山。
“越南岱依族、侬族和傣族天曲”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证书颁证仪式9月3日晚在宣光省宣光市阮必成广场举行。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出席并发表讲话。
主题为绚丽多彩的宣城晚会为中点的宣城节从9月3日到4日举行。此前,宣光整个城市已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第一届越南儿童传统长衣节暨2022年越南儿童传统长衣大使大赛总决赛9月4日晚在富寿省越池市雄王广场举行。
目前宣光省纳杭县山雪茶种植面积超过1300公顷,主要种植在生龙、宏泰和山富等乡。越南科学技术部知识产权局最近已签发纳杭雪山茶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书,为当地茶农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9月3日晚,“越南岱依族、侬族和傣族天曲”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证书颁证仪式在宣光省宣光市阮必成广场举行。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出席并发表讲话。
绿色农业正在成为商业趋势,尤其是初创企业、创新企业重视投入发展,并取得可喜成效,同时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