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实现胡伯伯关于“建设一个更富裕、更美丽的国家”的愿望

曾担任世界银行(WB)驻越南经济学家、著有多本关于河内的书籍的乌拉圭经济学家马丁·拉马(Martín Rama)深切感受到,越南在实现胡志明主席关于“建设一个更富裕、更美丽的国家”的愿景过程中取得了显著发展。马丁·拉马先生评价说,越南是现代历史上最成功的经济发展典范之一。
乌拉圭经济学家马丁·拉马。(图片来源:越通社)
乌拉圭经济学家马丁·拉马。(图片来源:越通社)

特别是在2002年至2010年担任世界银行驻越南首席经济学家期间,这位乌拉圭经济学家曾直接参与支持越南多项重要改革工作。他表示,越南已经证明了自身从一个贫穷国家强劲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的能力,增长速度令人瞩目,同时在各方面显著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评价越南实现胡志明主席“建设一个更富裕、更美丽的国家”的愿景方面的突出成就时,马丁·拉马先生认为,越南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故事之一。

这位曾在多个国家工作过的经济学家预测,在未来几年里,经济学界将以今天我们看待“亚洲四虎”或北欧国家的态度来研究越南。 马丁·拉马先生指出,各项经济指标显示,越南的发展速度非凡。在不到两代人的时间里,越南从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跃升为中等收入国家。他预测,按目前全球领先的发展速度,只需再过一代人,越南就有望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上世纪90年代,世行首次按照国际标准对越南家庭消费进行测量时,约有90%的越南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现在这一比例几乎为零。人民的生活通过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得到了提升。据拉马介绍,大多数越南人如今都期望过上中产阶级生活:购车、旅游、让子女上大学等。这些在战争年代是无法想象的。显然,今天的越南已经繁荣得多。

与地区内其他国家相比,马丁·拉马先生指出,越南与韩国有相似之处,即从农业向简易制造业再到高科技产品转型,但越南的转型速度更快。从一个封闭型经济体,越南已成为稻米、咖啡、纺织品等出口大国;如今,科技产品如平板电脑、软件等也占据了出口的重要份额。其显著不同之处在于,越南起步于计划经济体制,在向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克服复杂挑战,马丁·拉马先生认为越南做得非常出色。马丁·拉马先生还认为,越南在对待国有企业方面也有独特做法。

与其大规模私有化,越南选择让国有企业参与竞争的同时,推动民营部门发展。更重要的是,越南注重保护在国企重组中可能失业的劳动者。因此,既保障了生产不崩溃,也维护了社会稳定。 他指出,在社会文化方面,越南也比其他曾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更加开放。革新开放始于一项明确的宣言:“越南是所有国家的朋友,包括曾是对手的国家”。正是这种精神,使越南人民更易接触互联网,参与国际交流,与外国投资者和科学家开展合作。

马丁·拉马先生是《河内——一座闲逛之城》(2014年荣获裴玄派奖)和《为河内之爱》(2023年)两本关于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图书作者。凭借长期对越南的了解,他高度评价河内领导层在城市规划、保护建筑遗产以及倾听人民意见方面所做出的正确决策,如绿色植树计划。 不过,为了维护首都如胡志明主席所期望的和谐美丽,马丁·拉马先生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南需要在保护城市特色方面投入更多努力,因为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作为曾评价河内为“过去20年来世界变化最快的城市之一”的专家,马丁·拉马先生指出,经济发展对文化遗产保护构成了巨大挑战。由于城市化进程,今天的河内在规模、基础设施和生活节奏方面已发生诸多变化。越南大城市的人口在短短两代人间迅速增长,这不足为奇。

尽管如此,他认为,河内仍保留了自身特色,继续吸引国际游客,这与一些在快速发展中失去魅力、沦为“水泥森林”的亚洲城市截然不同。

值纪念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之际,马丁·拉马先生的分享显得格外有意义,进一步印证了胡志明思想在当代的持久价值。越南在制度改革、可持续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经济社会成就,充分展现了这位伟大领袖的远见卓识,也体现了在新背景下对核心价值的继承与发展。(完)

来源: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