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肯定了作为越南经济“火车头”的作用

胡志明市稳步前进,捷足先登(一)

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年后, 胡志明市始终肯定其作为全国经济火车头的作用。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结构朝着正确方向转移, 逐步形成新的增长极。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 政治安全和社会秩序安全继续得到维护。
胡志明市肯定了作为越南经济“火车头”的作用.
胡志明市肯定了作为越南经济“火车头”的作用.

本着“捷足先登”精神,胡志明市继续肯定其活跃与创造力象征的地位,以和平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继续谱写辉煌历史篇章。目前,该市是南部重点经济区的增长引擎和发展核心,地区生产总值(GRDP)约达1780万亿越盾,居全国领先地位。

该市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吸引外资总额累计达近590亿美元。许多项目已经和正在实施,例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高科技园区的科学园、创意创业中心、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等。这些项目将成为不久的未来经济强劲发展的“助推器”。

革新创新

进入国家革新时期,胡志明市一向紧密切合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党的主张和路线,国家的法律、政策,大胆探索许多新机制、新政策,为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作出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胡志明市成为许多新因素的摇篮,为完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管理机制作出了贡献。

国家财政与货币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陈游历博士表示,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尽管经历了许多坎坷与起伏,胡志明市仍然坚定地肯定了其作为全国经济火车头的地位。该市曾一度为全国GDP贡献20%以上、30%以上的财政收入、25%以上的工业生产和贸易价值,并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居全国首位。

早在1982年,越共中央政治局颁布的第01-NQ/TW号决议就确定:“胡志明市是我国大经济中心、国际贸易和旅游中心,具有继首都河内之后的重要政治地位”。以此为导向,胡志明市获得先行先试、突破政策,形成实践经验,为完善全国普遍机制奠定基础的条件。例如,1989年,该市承认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建立了法律依据。

胡志明市还率先建立了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园区,扩大了对外经济关系,接受了先进技术。自1992年起,该市大胆试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比国家普遍政策提前4年进行。该市还于199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成立了证券中心,并于1987年成立了股份商业银行,为1990年国会颁布《银行法令》奠定了基础。

胡志明市经济大学阮仲怀教授、博士表示,经过50年的祖国统一,胡志明市正在成为一座超大城市,目前已成为国家经济的火车头,对全国的GDP和财政贡献巨大,全国许多省市的居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之地生活和工作,至今他们仍将胡志明市视为一个宜居的地方。

越过“逆风”

50年来,胡志明市不断努力建设和发展,致力于成为文明、现代化、人性化的城市。特别是1986年以后,凭着社会主义定向市场机制,胡志明市经济被“松绑”,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1986年至1990年期间,年增长率达7.82%(全国年增长率为4.4%),1991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1-12%,2011年至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

然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暴露出许多瓶颈,如体制、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2016-2020年期间,GRDP年均增长率为6.41%。2021年,新冠疫情导致该市经济出现负增长,这是近40年实施革新以来最大的冲击。

战胜了挑战,在整个政治体系的大力参与下,2022年该市开始复苏并重拾增长势头。 2023年增长率达5.8%以上,2024年达近7.2%。2025年第一季度,GRDP预计超过457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长7.5%,创2020年以来最高增幅。

无论何时,胡志明市始终展现出其本领、开拓精神、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和公平结合起来。怀着崛起的渴望,这座城市将继续为国家的总体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不愧为以胡伯伯命名的城市。

胡志明市市委书记陈黄银副教授、博士表示,胡志明市目前是越南最大的创意创业中心。社会文化领域不断取得进步,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改善。外交、合作与国际融入活动不断推进并取得许多积极成果。行政改革、投资营商环境改善显著变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