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零售成为增长新动力
根据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越南零售市场迎来了显著转折点,商品零售总额和消费服务收入达1.7083万亿越盾,同比增长9.9%。仅在2025年3月,零售收入就达5709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0.8%,主要受春节和节日季购物需求强劲的推动。
多渠道零售战略——将线上渠道(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直播)与线下渠道(超市、便利店)相结合——已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Sapo科技股份公司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5万家商户中,有高达55.7%的商户通过应用多渠道销售模式实现了营收增长,其中多数商户的月收入在2亿至10亿越南盾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营收增长显著的商户正高度重视并加大预算用于社交媒体广告投放,如Instagram、TikTok和Facebook,以及在Shopee、Lazada等电商平台上的营销投入,显示出越南零售市场正加速向数字化平台转型。
GO!超市系统是目前在零售转型中运作最积极的品牌之一。GO!升龙店经理阮明俊表示,仅靠开设新门店已不再是提升营业收入的唯一“钥匙”。企业必须制定强有力的线上销售战略,高效互动社交网络,并利用数据实现客户体验的个性化。
“目前,GO!的线上渠道每天处理约700-750个订单,占总营收的11%。订单金额从20万越盾起,即可在10公里范围内免费配送,并结合门店的各类促销活动。因此,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实现了良好增长,”阮明俊先生介绍道。
O2O(线上到线下)模式也被永旺(Aeon)、绿色百货、Winmart等大型连锁系统有效应用。消费者只需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几步,商品便可直接配送上门,或到店自取。据统计,O2O 模式帮助超市线下客流量增长15–20%,特别是在河内和胡志明市等大城市。如今,大部分超市连锁系统都已全面升级这种购物体验。
“以前我主要在家附近的超市购物,但每次买很多东西要搬回家真的很不方便。现在我只需在办公室用手机下单,晚上就能收到送货上门的生活必需品,真的太方便了。”——河内一名白领阮氏雪梅分享道。
根据越南移动世界投资股份公司(MWG)2024年度经营情况报告,绿色百货的线上渠道已成功处理超过300万笔交易,贡献超过9250亿越盾的收入。
同步技术以留住消费者
打造从线上到线下的无缝购物体验,正成为众多零售商的“生存战略”。不仅仅是整合技术,更关键的是在所有相关环节中为顾客创造最大便利。然而,在运营成本不断攀升、尤其是自4月1日起电商平台费用调整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难题是如何优化技术应用的同时依然确保财务效益。
据 Adtek 公司总经理信黎先生表示,平台费用目前已占据许多卖家成本结构的 10%。再加上市场营销、物流等开支,使得企业实际利润被不断压缩。尽管如此,这也成为推动市场运营更加透明化、增强良性竞争的动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并留住客户,越来越多零售企业开始转向数据管理平台与人工智能(AI)技术。永旺春水综合百货与超市中心主任黎氏香審女士指出:“实现线上线下价格同步是个难题。如果不够谨慎,价格差异可能导致顾客失去信任。永旺已开始应用AI管理仓储,并为顾客定制优惠方案。AI通过分析客户数据,推荐更合适的促销方式,比如根据购买历史发放折扣券。关键在于理解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从每一次点击、每一条订单评价、甚至他们常购物的时间段中读取信息。每一份小数据,都是我们了解顾客的线索。”
“像洗发水、沐浴露、棉签这些家里的必需品,我从来不用在应用上重新找,只需买一次,系统就会自动记住。刚开始线上价格可能比线下贵几千越盾,但换来的是便利。如果下单次数多了,会有很多优惠,有时算下来比去超市还便宜,而且还省去了来回奔波。”——河内巴亭郡的黎秋水女士分享道。
不仅永旺,许多零售业“大佬”也在超市部署聊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提升顾客体验、减轻运营压力。在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不仅需要拓展分销渠道,还需要系统地投资于数据管理、数字品牌建设和电商人员培训。
展望未来,得益于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的日益普及,越南的多渠道零售预计将继续蓬勃发展。虚拟现实(VR)等技术将使用户可以远程体验产品,而非接触式支付也有望进一步重塑零售业格局。
这让企业不仅要加大技术投入,还需确保信息安全、售后服务标准和信息透明度。这也是在日趋激烈的零售商业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因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