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培训瞄准国际标准
胡志明市许多院校将教育国际化确定为战略任务,重点制定按照国际标准的培训计划。
据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理工大学校长梅青峰介绍,目前,该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建设,已开设22个全英文授课专业,本科生参与率达23%,每年开设逾100门外教授课课程。截至2024年,该校66个培训项目已通过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ASIN、AQAS、FIBAA、CTI、AUN-QA等国际认证,数量居全国之首。
在胡志明市工业大学,所有培训课程均按照国际标准制定。该校教务处处长阮忠仁表示,学校的课程体系具有跨学科性。目前,该校已有23个课程通过AUN认证,6个课程通过ABET认证,以及正在努力实现所有课程获得国际认证的目标。学校开发了结合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跨学科培养方案,帮助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
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国际大学自建校之初起就高度重视质量保障与专业认证工作。该校2016年获得国家教育质量认证标准(MOET),2018年获得东盟大学联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AUN-QA)认证,2023年获得国际信息技术大学(IITU)认证。另外,通过认证评估专业达近80%。
![]() |
胡志明市国家大学国际大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图片来源:越通社) |
满足实际需求
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各所院校已及早开设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专业,并大力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胡志明市理工大学自2024-2025学年起新增芯片设计与半导体两个专业,旨在为半导体产业培养专业人才。
在继续推进传统专业的同时,近年来,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自然科学大学积极发展人工智能(AI)、数据科学等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该校作为人工智能人才教育的先行者,自2021年起开展了人工智能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工作。
作为国际化金融银行专业人才培养试点单位,胡志明市经济大学建立了达到国际标准的高质量培养计划,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既能满足就业需求,又能快速适应技术发展与全球化进程。
胡志明市经济大学校长史廷青表示,该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协调知名大学的外国教师参与培训。其中,校企深度合作是项目实施的关键亮点。各家企业将积极参与人才培训工作,为学生提供参观、见习、实习及就业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实践知识与技能,自信步入就业市场,也为企业选拔高素质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