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灾后近20天,重建工作正式启动。新安置区面积约10公顷,建有40栋二层房屋,按照同胞传统高脚屋风格设计。 |
![]() |
![]() |
| 10月底,工人们穿着军装在工地辛勤劳作。 |
![]() |
| 其他必要的基础设施如文化馆、学校等也都安排好了,让民众能够长期稳定地居住和生活。 |
![]() |
| 新村的第一个形状正在桃金娘山顶——距离老村不远上形成。 |
![]() |
![]() |
| 从高空俯瞰郎努安置区全景。 |
![]() |
![]() |
![]() |
| 新郎努全景。照片拍摄于2024年10月30日。 |
![]() |
![]() |
| 新希望在朗努萌芽。 |
(完)
![]() |
| 灾后近20天,重建工作正式启动。新安置区面积约10公顷,建有40栋二层房屋,按照同胞传统高脚屋风格设计。 |
![]() |
![]() |
| 10月底,工人们穿着军装在工地辛勤劳作。 |
![]() |
| 其他必要的基础设施如文化馆、学校等也都安排好了,让民众能够长期稳定地居住和生活。 |
![]() |
| 新村的第一个形状正在桃金娘山顶——距离老村不远上形成。 |
![]() |
![]() |
| 从高空俯瞰郎努安置区全景。 |
![]() |
![]() |
![]() |
| 新郎努全景。照片拍摄于2024年10月30日。 |
![]() |
![]() |
| 新希望在朗努萌芽。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