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尽管河内拥有丰富的遗产资源,这座城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可挖,需要更多创新举措以激活这份宝贵的资源。
河内目前是全国两个主要文化产业中心之一。这座首都不仅拥有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是全国的文化与艺术中心,并成为越南与地区乃至全球之间的文化交流桥梁。河内拥有640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约18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169件国家宝物和1350个传统手工艺村。凭借这些资源,河内已打造出一系列具有自身品牌特色的文化产业产品。例如,文庙-国子监、玉山祠、贯真寺等地的夜游项目对游客极具吸引力;同时,多个古村落和手工艺村被纳入文化旅游线路,如:山西的段林古村、巴㞍陶瓷村、广富球香村等。
接下来,专美乡的居村、常信乡的福安纸扎村等也将纳入新的遗产旅游路线中。初步来看,河内已在公共与私营部门之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开发遗产资源,打造文化产业产品。2019年,河内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许多文化遗产由此得以以创新方式加以利用,进一步巩固了“国家领先创意城市”的品牌定位。
然而,将遗产资源用于发展文化产业仍面临诸多限制。特别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尚未形成大量具有吸引力的产品;而从吸引投资、打造文化产业产品的角度来看,相关能力尚不强。在“全球扁平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发文化遗产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能更加有效地推进遗产保护工作,提升公众的遗产认知和保护意识。
越南民间文艺协会的黎鸿礼教授、博士表示,在众多文化遗产资源中,河内拥有一项极为珍贵的资产,那就是饮食文化遗产。近年来,许多国家元首访问河内时,曾品尝富有越南特色的美食与饮品,如:法棍、烤肉米粉、咖啡、茶等,这不仅展现出越南饮食文化的吸引力,也有助于推广与传播越南文化之美。河内的另一项优势是创意空间的开发。
2023年与2024年连续举办的创意设计节表明,河内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和具有吸引力的创意空间资源。除此之外,河内还需加强国际合作,与媒体机构、各国驻越使馆、国际组织以及海外越南使领馆合作,推广文化资源,拓展旅游市场,链接旅游线路,推动与国际市场企业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互动闭环。
对于扩大国际合作、激活遗产资源的重要性,河内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裴文俊也予以强调。他指出,近年来,河内积极加强在创意领域,尤其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员的国际合作,旨在将河内打造为东南亚的创意之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河内需要重点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制定投资激励政策,为文化活动营造有利环境。推动河内的国际品牌建设有助于提升河内在全球文化版图上的地位,吸引更多游客与投资者。与此同时,河内还需加大文化产业及创意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培养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