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美关系正常化30周年:搁置过去的历程

从过去的分歧出发,今天的越美已经成为彼此信赖的伙伴,携手迈向繁荣与可持续的未来。这一历程生动体现了和平渴望、宽容精神、远见卓识和双方不懈努力的伟大力量。

2010年11月14日,时任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在河内向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赠送由越南公安部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人生:比尔·克林顿》一书。(图片来源:越通社)
2010年11月14日,时任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在河内向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赠送由越南公安部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人生:比尔·克林顿》一书。(图片来源:越通社)

2025年是越南与美国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1995年7月12日—2025年7月12日),也是双方将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周年(2023年9月10日)。

从过去的分歧出发,今天的越美已经成为彼此信赖的伙伴,携手迈向繁荣与可持续的未来。这一历程生动体现了和平渴望、宽容精神、远见卓识和双方不懈努力的伟大力量,其建立在基于 “搁置过去、克服分歧、发扬共通点、面向未来”精神的信任、政治互信基础之上。

1973年1月27日《巴黎协定》成功签署,是结束战争、恢复越南和平的重要转折点。回顾此后20余年,两国关系经历诸多起伏,最终走向正常化。越美双方在克服分歧,尊重国际法基本原则、尊重彼此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与政治体制,秉持互利合作精神等的基础上,逐步开启接触与对话,为建立合作关系寻找路径。

和平与和解的渴望

“今天,我宣布与越南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这是1995年7月11日,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发表的讲话。紧接着,越南时间1995年7月12日,越南政府总理武文杰正式宣布越美外交关系正常化。武文杰总理强调:“长期以来,越南政府和人民始终主张越美应面向未来,建立正常国家关系。因此,我们对比尔·克林顿总统于1995年7月11日作出的决定表示欢迎,并愿意与美方共同协商,在平等、互相尊重独立、主权、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符合国际法通行原则的基础上为两国关系制定一个新的框架。”

正如武文杰总理所宣布,这一历史性声明得以实现,离不开双方对和平的共同渴望和和解努力。值得一提的是,仅在《巴黎协定》签署两周后,越南政府就决定成立“越南搜寻失踪者机构(VNOSMP)”,主导解决在越战中失踪的美军人员搜寻工作这一人道主义问题。

d2.jpg
2019年2月27日,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阮富仲在河内会见来越出席美朝领导人第二次会晤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在2023年出版的《不完美的过去:美越关系中的和平构建、正义与和解》一书中,作者爱德华·米勒(Edward Miller)写道:“战争结束仅一周后的1975年5月7日,时任越南总理范文同便致函美国政府,表示‘河内希望与美国建立良好关系,并尽早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但从愿望变为现实,两国仍历经了20年——这段时间几乎相当于战争持续时间。在这近20年里,历史之轮见证了双方不懈的修复努力。直至1994年,美国宣布解除对越南的禁运,随后一年,双方正式宣布外交关系正常化。

自1995年起,越美关系不断发展。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成为战后首位访问越南的美国国家元首。此后,美国乔治·布什(2006年)、奥巴马(2016年)、特朗普(2017年、2019年)和拜登(2023年)相继访越,彰显两国关系日益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2015年7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首次访问美国,成为首位访问美国的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发出了强烈的政治互信和坦诚对话的信号。

在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后于白宫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阮富仲总书记表示:“或许20年前,没人能想象,今天,在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有一次如此特别的会晤——越共中央总书记与美国总统的会晤。” 他还强调,美越曾经历“一个艰难的历史篇章”,但如今从曾经的对手变为朋友、伙伴,甚至是全面伙伴,“未来关系还将更进一步发展”。

阮富仲总书记的“预测”已成为现实。仅8年后,在越共中央总部,阮富仲总书记与美国总统乔·拜登郑重宣布,双方通过联合声明,将越美关系提升为“因为和平、合作与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为了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长足的进展,离不开两国携手基于两国领导人的战略远见与两国人民的广泛支持构建的信任之桥。

关键的基础

哪些因素构筑了越美之间的战略互信?研究和观察越美关系的专家普遍认为,构建两国信任的关键基础之一,就是双方在克服战争遗留问题方面的积极合作,尤其是在橙剂/二恶英后果处理领域中,大量合作项目已在推进中,体现出双边合作在该领域的实效性与共同努力的成果。

据越南国防部的消息,自2019年至今,国防部已指导国家消除有毒化学物质及环境事故处理行动中心(NACCET)与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配合,在受橙剂/二恶英严重污染的地区开展项目,改善受害者的生活质量。项目经费来自美国政府的无偿援助资金(6500万美元)以及越南政府的配套资金(约2850万美元)。双方于2018年完成了岘港机场二恶英污染处理项目,清除污染土地面积约32.4公顷,并移交给相关部门用于扩建岘港机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是越美合作解决战后遗留问题的典范之一。

此外,双方还按照所达成的计划内容,在越南橙剂污染严重的地区为残疾人改善生活质量。

战争中失踪的美军士兵遗骸搜寻工作也是两国和解的象征,体现了双方搁置过去、面向未来的包容与人道主义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越南一直帮助美国搜寻并移交超过1200具遗骸。在越方的协助下,目前已有740具美军遗骸被确认身份并归还家庭。这一成果体现了越南从信息收集梳理、现场发掘到遗物移交等方面的不懈努力。

d3.jpg
1995年11月9日,在越美实现关系正常化后,武元甲大将与曾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曾分别在战争中担任两方军事指挥官在河内举行首次面对面会晤。

在2025年4月与美国驻越大使一同前往广治省向化县向冯乡葛(Cợp)村考察美军失踪士兵遗骸搜寻工作的旅程中,越南外交部副部长杜雄表示,越南一直信守承诺,不仅体现在外交层面,更体现于人道主义精神。

杜雄越副部长指出:“在1973年《巴黎协定》签署后,我们立即展开对失踪美军士兵的搜寻工作,这体现了越南履行与美方协议的承诺。我也高度评价越南人民展现出的宽容精神,它代表着越南领导人的伟大思想和远见。宽容、仁慈、放下仇恨——我认为这是越南方面所做出最伟大的事情。”

美国驻越南大使马克·纳珀(Marc Knapper)强调,这项工作不仅是一项人道主义任务,更成为两国合作解决战后遗留问题的典范,树立了越美和解的象征。“我们将继续与越方合作,修复战争创伤,共建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未来。数十年来,合作搜寻、确认和归还美军失踪人员遗骸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我们今天庆祝建交30周年,若无这些努力,也不会有今天的成果。” 马克·纳珀指出。

另一方面,近年来,美国的各所大学院校和档案中心也积极向越方提供有关越南烈士遗骸的信息,协助烈士寻找工作。

美国国防部战俘与失踪人员统计署署长凯利·麦吉格(Kelly McKeague)回忆说:“几年前,美国曾提供关于一处埋有35名越南战士的集体墓地的具体信息。我本人将该资料亲手移交给时任越南驻美大使何金玉。那一刻,何金玉大使激动落泪,并说我会无法想象这些信息对他们有多宝贵,尤其对那35个烈士家庭而言,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有了亲人的消息。”

另一个重要支柱是经济贸易合作。三十年来,两国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300倍。如今,越南已成为美国第八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则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在越南有诸多重大投资项目,同时越来越多的越南投资者在进军美国市场。

美利坚大学(AU)富布赖特学者、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讲师阮鸿海表示,美越两国企业的投资合作正成为深化两国关系的关键因素。

越南前驻美国大使、前外交部副部长范光荣指出,美越关系的发展为双方带来利益。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美国市场需要越南的商品,反过来,越南也需要美国市场,从而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强劲增长。

可以说,互信是美越关系中的关键要素。回顾建立互信的基础,不能不提到一些美军老兵的巨大贡献,如约翰·克里(John Kerry)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参议员以及帕特里克·莱希(Patrick Leahy)、吉姆·韦伯(Jim Webb)等其他议员。他们在推动美国政界支持越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发挥了桥梁作用。与此同时,旅美越南人和在美留学的越南学生也为双方和解进程及合作关系做出积极贡献。

马可·纳珀大使表示,通过美国政府资助的项目以及越美高校之间的合作项目,许多美国年轻学生和专家有机会到越南学习、教学与工作。他们在此期间所积累的经验和建立的友谊,对维持两国关系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可以看到,三十年的时间,既足以抚平战争的创伤,也再次证明:只要有信任与善意,就能克服一切障碍。(完)

来源:越通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