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平台助力政务协同运行

2025年7月1日,两级地方政权体制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是一场重塑行政架构的变革,更成为推动乡坊级数字化转型加速且深入推进的重要动力。

宁平省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在两级政权体制运行后的工作场景。
宁平省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在两级政权体制运行后的工作场景。

在两级地方政权体制的运行中,数字技术被视为转型进程的基础平台,确保在机构精简的同时仍能保持高效运转。为实现从三级政权向两级政权模式平稳过渡,保障群众在线办理政务服务的连续性和顺畅性,各地已出台多项有力部署,积极探索创新做法。

积极开局

2025年7月1日新政权体制正式运行当天,宁平省即全面关闭原三省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统一切换至新的共享系统。两级地方政权体制的初步运行已展现出积极成效,特别是在方便群众办事方面成效显著。如今,群众可在现居地直接办理行政手续,无需再返回户籍所在地,如以往那般奔波。 宁平省之所以能实现如此顺利的开局,得益于此前已试点运行两级地方政权体制,可视为一次全流程、全要素、真实场景下的“总彩排”。

在太原省,由于系统软件和数据必须根据合并后的机构设置重新构建和调整,整体部署的复杂性更高,所有实施方案均需从头开始。太原省科学与技术厅副厅长陶玉戌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当地网络传输条件已实现100%保障。他同时强调:“各大网络运营商已主动将带宽提升至原来的两倍,全省所有乡、坊的网络接入速率均不低于100 Mbps。我们还对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网络系统进行了分流设置,一部分用于服务群众,另一部分专门供干部访问国家人口数据库。”

数字化环境下的顺畅运行,也使群众在行政区划调整后更便捷地获取政务服务。各地群众普遍反映,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更加方便快捷。电子公文的发送与接收、材料更新与在线处理流程均变得高效顺畅。一些群众表示,通过系统软件进行查询和反馈,不仅节省了大量出行时间,尤其在办理一些简单手续时更为明显。

继续排忧解难

在新模式运行初期,部分地方仍面临一定困难。在宁平省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许多干部反映新系统出现网络拥堵、软件故障以及信息显示不完整等问题。事实上,不少数据字段出现错位或无法显示,导致工作人员难以判断如何为群众办理相关手续。即使是受过系统性培训的省级政务干部,在使用新软件、新系统时也难免感到困惑和不适应。

此外,许多干部尚未获配电子签名,用于为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导致部分材料处理进度缓慢、办结时间延长。太原省中诚坊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吴孟才表示,希望能配备一名专职信息技术人员,以便在本地直接处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目前该中心的干部大多仅接受了基础性培训和短期轮训。

省级软件系统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人口数据库、户籍系统等中央部委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以及系统内的权限划分与分级管理,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

尽管建立两级政权体制的目标是减少中间环节,但实际上,目前对部分行政手续的权限划分与分级管理尚无明确指导。宁平省科学与技术厅副厅长谢光芳表示,一些原由县级办理的行政手续已划归乡级,但基层尚未接触相关内容。因此,地方仍需时间在数字环境中更新流程、调整系统配置,并对干部进行操作指导。

为切实提升两级政权体制的运行成效,今后需同步推进多项有力举措,例如:保障地方与国家人口数据库的数据传输连接稳定;对新增模块进行重构,并上线至“数字扫盲”平台,供干部、公务员开展在线实训;重新评估对USB Token、电子签名等设备的使用需求;同时,公布新的行政手续办理地点,方便群众获取相关服务。(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