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9日,首都人民在大剧院广场举行集会后,占领了北部府——法国在越南北部傀儡政府总部。(图片来源:越通社)
1945年8月19日,首都人民在大剧院广场举行集会后,占领了北部府——法国在越南北部傀儡政府总部。(图片来源:越通社)

八月革命日记

1945年8月19日:八月革命在首都河内取得成功

经过很短的准备期,北圻区委和河内市委于1945年8月19日发动河内人民起义,夺取政权。

从清晨起,河内就被革命旗帜染红。数万名来自朗(Láng)、目(Mọc)的农民和贫民,手持简陋的武器,占领了还龙(Hoàn Long),宣布在楚十字路口(Ngã Tư Sở)地区成立革命政府,拉开了内城起义的序幕。

来自青池(Thanh Trì)、常信(Thường Tín)、富川(Phú Xuyên)、怀德(Hoài Đức)、丹凤(河东)、嘉林(北宁)等县的数万民众手持越盟旗帜、棍棒、砍刀、镰刀,如瀑布般涌入内城。大家聚集在大剧院前。整座城市仿佛都因口号的呼喊而震动:“支持越盟”、“革命人民政府”、“革命成功万岁”、“成立革命民军委员会”、“越南完全独立”、“打倒侵略”、“打倒一切反对越南革命的势力”、“反侵略”等。

11点整,在大剧院前聚集的二十多万民众面前,起义委员会宣读了起义号召书。随后,集会变为夺取政权的武装示威。革命群众在武装自卫队的带领下,分成两大队,占领了北部府、邮政局、警察局等重要据点等。

2.jpg
1945年8月19日,夺取政权总起义命令被广泛宣布。(图片来源:越通社)

面对压倒性的群众力量和坚定的自卫军,敌政府的大部分机关很快被移交给人民。尤其是在保安军营,日军使用坦克阻拦抗议者,但面对群众的激昂斗志,加上我方同志进行了说服并阐述了党和越盟的政策,日军只得撤退。

北部府刚被攻占,在场的北圻区委常委会委员就打电话给海防、海阳、北宁、河南和南定等省的市长和省长,通报了河内革命已成功,并命令他们迅速将政权移交给当地越盟。8月19日晚,河内夺取政权的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河内起义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内一直是法属印度支那的首府。河内起义的胜利象征着殖民制度在我国的崩溃。

河内起义的成功,对全国各地的日本傀儡政权来说,是一次致命打击,将其逼入绝望境地,走向瓦解,并最终向革命投降。

3.jpg
1945年8月19日,越盟阵线在河内大剧院前举行的夺取政权起义动员集会。(图片来源:越通社)

河内起义的成功如同一声轰鸣巨响,迅速传遍各地,动员并鼓舞全国人民紧急奋起夺取政权。几乎整个北部地区直到清化、义安都紧随河内而发动起义。就在中华民国政府的军队刚进入省城之时,中游和平原地区却已是革命旗帜遍地飘扬。政权归于人民之手。

河内的胜利为党中央和胡志明主席将大本营转移至河内创造便利条件,从而指挥全国总起义走向彻底胜利,并为迎接盟军做好准备。

河内起义的胜利还具有重要意义,它启发了一种新的起义方式——“在与日本及亲日伪政权相持的地方,或在我方已夺取但政权尚未稳固的地方,以不流血的方式夺取政权”。

长征同志指出:“包括河内、顺化在内的北方起义的胜利,是整个起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北方的胜利不仅创造了条件,而且还鼓舞了南部和其他尚未解放地区的人民,不能再拖延,必须立即奋起夺取政权。” [1]

包括河内、顺化在内的北方起义的胜利,是整个起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北方的胜利不仅创造了条件,而且还鼓舞了南部和其他尚未解放地区的人民,不能再拖延,必须立即奋起夺取政权。

长征同志

在太原,8月19日上午,武崖(太原)的宣传突击队动员群众,并联合同禀乡的人民和自卫队一起进军省城。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驻扎在省城的日军惊惶失措,退守兵营防御。

与河内起义呼应,太平、福安、庆和等省的人民在党和越盟的领导下,于当天在省城发动起义,成功夺取了政权。(完)

[1] 存于党历史研究院的长征同志关于八月革命的答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