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边合作日益扩大的背景下,若两国继续发挥潜力、消除障碍并协同投资边境基础设施,到203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达200亿美元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
西宁省工贸厅表示,今年前7个月该省企业与柬埔寨之间的商品进出口额超过20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1%,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7.07亿美元,增长8%,进口13亿美元,增长23%。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纺织服装、鞋类、机械设备及配件、纺织纤维、运输工具及零配件;主要进口商品为:纺织服装原辅料、皮革鞋材、腰果、橡胶、塑料原料等。
西宁省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青廉表示,该省拥有木排、沙密、新南和平协等4个国际口岸,4个国家级口岸以及13个辅助口岸,这些口岸在贸易活动中持续发挥效能。2025年前8个月,4个国际口岸通行车辆约50万辆次,仅通行费收入就高达5000亿越盾,显示出巨大潜力。此外,隆安国际港也有望成为国际物流网络的重要环节,支持湄公河货物运输,缓解陆路口岸压力,成为区域重要枢纽。
此外,全省现有20个边境集市正常运营,交易商品涵盖:铝制品、塑料家居用品、方便面、食用油、水果、洗衣粉、建材等越南商品以及木薯片、生腰果、各类豆类、大米等柬埔寨商品。西宁正努力成为越南南部重点经济区向柬埔寨、老挝、泰国及东盟市场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站。该省已提请政府总理审批总面积约2.1284万公顷的木排口岸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提请建设部审定总面积约3.4890万公顷的沙密口岸经济区规划调整任务;同时该省批准了面积20.78公顷的福新主要口岸建设项目详细规划任务。该省还规划了14个物流中心,总面积1288公顷,分布于芹勺、滨沥、建祥、滨球、新边等战略要地。
在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的同时,西宁省正着力联合培养优质人力资源,特别是物流领域人才。通过有效实施人才优待政策,吸引具备专业水平和经验的人才前来工作,助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物流人员队伍,以满足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西宁省人民委员会建议工贸部将隆安国际港纳入《越柬水路协定》港口名录,同时将美贵西口岸升级为国际口岸。
柬埔寨Kon Khmer大米加工厂总经理Leng Bopha表示:"为促进大米出口,我们期待两国能考虑出台优惠关税机制。对部分特色大米品种实施合理税率甚至减免进口税,将有助于降低柬埔寨产品成本,从而更容易进入越南市场。目前税费是主要挑战。此外,若能将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降低,将有助于维持合理价格水平。"
柬埔寨商务部副国务秘书Tith Rithipol指出,柬埔寨鼓励并邀请越南投资者重点投入汽车制造、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电子产品、数字技术、金融科技、研发、旅游、教育、运输物流、创意产业等具有高附加值潜力的领域。柬越两国需加强边境贸易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提升物流与运输联通水平,共同解决交通瓶颈、口岸手续、法律程序差异等制约双边合作潜力的问题。
据越南工商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双边贸易额超过70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越南出口32亿美元(增长5.1%),进口38亿美元(增长28.1%),能源工业产品位居出口首位,而从柬埔寨进口的农产品在进口中占较大比重。越南工贸部设定目标,到2030年将口岸区域建设成配备现代化冷库系统和货场的综合性枢纽。
为实现2030年双边贸易额达200亿美元的目标,双方需共同解决现存问题,并可持续地推进以下重点领域:将越柬边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与口岸、物流、货仓、边贸市场协同投资相结合;规划越南接壤柬埔寨边境省份的交通-物流-口岸边贸市场体系;通过贸易促进、货物清关和企业支持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大力推动智慧口岸模式的应用等。
越南工贸部副部长潘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