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重申致力于利用知识产权推动创新、提升竞争力并促进增长的承诺,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表达坚定立场。
这一承诺是在东盟经济部长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领导人举行的磋商中提出的。会议由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扎夫鲁·阿卜杜勒·阿齐兹(Zafrul Abdul Aziz)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Daren Tang)共同主持。
据越通社驻马来西亚吉隆坡记者报道,此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在双方伙伴关系框架下加强合作与扩大相关倡议。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Kao Kim Hourn)指出,该地区在知识产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他透露,过去十年间,专利申请数量增长了70%,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增长80%,商标注册申请则增长了110%。
与此同时,科研与开发(R&D)投资增加了5倍,2023年接近550亿美元,从而推动了价值5,980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还表示,目前东盟已有逾50家“独角兽”企业,即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人初创公司,风险投资总额高达1,100亿美元。
此外,东盟6个成员国跻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前55名。这些成就凸显了知识产权正在推动东盟向以创新为驱动力的高价值经济体转型。
此次磋商还见证了“东盟地理标志(GI)数据库”的正式发布。该平台旨在强化基于产地的品牌建设,支持本地生产商,并展示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与正在实施的多项倡议相辅相成,例如知识产权管理中心、知识产权估值工具包以及东盟技术创新支持中心网络。
该项目的目标是帮助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SME)更好地获取资金,并加快创新进程。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长扎夫鲁(Zafrul Abdul Aziz)表示,东盟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合作在推动知识型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本地区正着手制定《2026-2030年东盟知识产权行动计划》的背景下。
他强调,东盟的共同愿景是将知识产权的力量作为推动创新、包容性与可持续增长的“催化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