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让胡志明市回到'自行车时代'的方案

胡志明市正准备试点首条专用自行车道,旨在推动绿色交通,以解决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要让这座摩托车王国真正回归到20世纪70-90年代的“自行车黄金时代”,仍面临诸多挑战。

附图。
附图。

胡志明市建设局城市交通运营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近日公布,将正式实施梅志寿大道专用自行车道试点项目。该项目路段从阮基石街延伸至D1路,总投资127亿越南盾,计划于2024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建设完成。

这条专用自行车道全长5.7公里(双向),设计时速20公里/小时。其中,地面路段车道宽度为2米,跨桥部分为1.5米。

这仅仅是胡志明市构建自行车网络的第一步。根据规划,到2026年,中心还将实施另外两段专用自行车道,第一段:从阮基石街至西贡河滨公园(双向),单向长1.4公里。第二段:从D1—梅志寿路口至武元甲路,连接安富地铁站,单向长2.5公里。

中心负责人表示,发展自行车交通已成为全球普遍趋势,这与胡志明市正在推进的可持续城市建设理念相契合。该市计划协调13.8万亿越南盾资金用于建设绿色公交网络,力争自2025年起新开通的公交线路100%使用绿色能源车。建设自行车专用道、打造友好型城市、推动共享单车等政策,都是绿色出行的具体实践。

“建设专用自行车道将促进市民在通勤、锻炼、休闲观光中使用自行车,从而提高社区健康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并通过骑行观光推动旅游发展。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将鼓励居民减少对私人机动车的依赖,逐步改变城市出行习惯。”中心领导强调。

实际上,梅志寿大道自行车专用道的构想早在2022年就已由市交通运输局(现为建设局)提出。当时,体育骑行运动开始兴起,梅志寿大道、范文同路等宽阔干道成为骑行者的首选。然而,这些干道同时也是城市主要出入口,卡车、集装箱车频繁通行,自行车常与汽车混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前,市公安机关曾多次在相关路段开展专项整治,处罚进入汽车道的自行车。

因此,最欢迎此项目的群体莫过于胡志明市的各类骑行俱乐部和运动爱好者,他们将首次迎来专属的骑行空间。

要让自行车真正成为市民的出行选择,而不仅仅是健身方式,胡志明市仍需克服巨大挑战。

此前,在《胡志明市交通工具排放控制方案》中,咨询单位曾建议,市政府应在具备3米以上宽人行道的路段规划自行车专用道,并将相关服务扩展至守德大学城、原第二郡新城以及城市轨道沿线车站区域。

回顾1975-1990年间,胡志明市民主要依靠自行车代步。城市规划专家吴曰南山对此感叹,胡志明市当时错过了利用自行车直接衔接公共交通的宝贵机会,让摩托车迅速普及,最终导致了如今严重的交通拥堵局面。因此,他支持一切促进自行车发展的政策和计划。但他也指出,目前规划的两类自行车道在目标和意义上完全不同。

具体而言,正在实施的梅志寿大道自行车专用道,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健身、体育骑行群体,包括半职业选手,而非日常通勤的市民。几乎不会有人仅仅因为路上有几公里专用道,就从家骑车进入市中心上班或上学。该专用道的核心意义在于鼓励体育运动,而非推动居民转换交通方式、发展绿色通勤。(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