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签署仪式预计将于2025年10月25日和26日在河内举行。国家主席梁强与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将共同主持此次活动。借此机会,外交部副部长邓黄江接受记者采访,就这一重大事件发表了看法。
记者:越南何时参与《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谈判进程,并为该公约贡献了哪些重要内容?
邓黄江副部长:越南正步入一个奋发图强、迈向富强、文明与繁荣的新纪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正如总书记苏林所强调的那样,关键在于保持“内暖外安”、“内稳外静”,维护和平稳定的环境,以便集中一切资源用于国家发展。
与此同时,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风险始终潜伏,对各国的安全与主权构成威胁,其中网络犯罪日益凸显,成为一种极其危险的特殊挑战,直接影响到所有国家的安全。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国家和国际两个层面采取全面、协调的解决方案,汇聚全球、全面与全民的力量。在此背景下,联合国于2019年启动了制定《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的进程,这是联合国在该领域首个具有包容性的重要文书。
从一开始,越南就积极支持联合国这一重大倡议。2022年至2024年间,经国家主席授权,以公安部与外交部为核心的政府跨部门工作代表团与相关机构一道,主动全面参与公约的8轮谈判。至2024年12月24日,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打击网络犯罪公约》。
本着提升多边外交水平的方针,越南始终明确并积极、主动参与塑造国际法律框架,以最大程度保障国家利益。这正是我们参与本《公约》谈判进程的精神和宗旨所在。
我们为《公约》纳入了若干基本原则作出贡献,以确保在打击网络犯罪合作中兼顾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其中包括:尊重国家主权和独立、不干涉内政以及遵守国际法等。在谈判过程中,越南还担任了部分重要条款的协调谈判角色。
越南的积极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最终,我们共同达成了一项完整的《公约》,既符合越南的国家利益,也与我国的法律框架相契合。
记者: 您能否介绍一下联合国大会选择越南作为《公约》签署仪式举办地的过程?越南作为东道国,希望通过这一角色传递怎样的信息?
邓黄江副部长:越南成功推动联合国大会决定,将《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即“河内公约”)的签署仪式定于河内举行,把这一重要文件命名为《河内公约》,这是我国多边外交中的一项重要印记。
越南在《公约》经谈判委员会和联合国大会通过后的2024年最后三个月,立即启动并持续推进相关游说工作。这是一场系统而有力的外交行动,在多个层面、多个首都同步展开,尤其聚焦于在网络技术领域具有关键作用的国家和地区,旨在确保国际社会对越南提出的东道国建议形成广泛共识与支持。
举办这一多边重大活动,越南希望展现自己作为值得信赖的伙伴,继续证明在推动多边合作方面的努力与承诺。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使签署仪式在联合国标准下庄重举行,并保证联合国成员国、国际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科技企业广泛参与。
作为东道国,我们将成为最先签署公约的国家之一。我们希望在河内举行的《公约》签署仪式能够吸引众多会员国参加,至少有40个国家签署,体现出强烈的政治承诺,以便《公约》能够按照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预定的时间表,于2027年获批并正式生效。
值此之际,越南还将搭建一个围绕《公约》核心重点和支柱问题展开讨论的论坛,协助有意愿的国家尽早完善本国相关法律框架。鉴于《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的特殊性质,届时将有各主管部门、科技企业集团以及网络安全研究界密切配合,共同保障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
我相信,凭借在诸多国际进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气与经验,越南完全能够满足国际社会的期待,在推动多边合作与全球协作、共同应对联合国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包括网络犯罪等全球性挑战。
记者:请您介绍,《河内公约》对越南在网络空间推进国际融入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邓黄江副部长:可以肯定,《河内公约》的实施将为越南带来重大的机遇。众所周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在承担引领全球网络犯罪防控合作的先锋角色时,越南有机会充分利用国际社会的资源——从技术到人力——以助力维护国家发展的安全、和平与稳定环境。同时,我们也能够借此契机,吸收各国及国际组织的经验与现代技术,更加有效地应对网络犯罪。
主持《公约》签署仪式并推动其落实,是越南开辟多项新合作方向的契机,不仅限于跨国网络犯罪防控领域,还将推动在多个多边合作领域的深入交流。同时,这也是一个宝贵契机,使我们能够向国际友人宣传一个和平安宁的越南形象、展现底蕴深厚的越南文化,以及热情好客、友善开放的越南人民。
然而,与这些巨大的机遇并行的,是越南和国际社会必须共同克服的诸多挑战。公约的通过仅仅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让各国本着善意与决心携手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当前的核心问题是寻找共同点,从而加强联系,推动在打击网络犯罪领域的国际合作。
此外,越南也面临着自身的困难,特别是在进一步完善体制、法律体系以及提升能力方面,以便能够与国际伙伴进行有效协作,不仅在国家层面上,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
最后一个挑战,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的因素。每一位干部、每一名公民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认知、能力与担当,以便在打击犯罪尤其是网络犯罪方面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享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