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省力争成为现代化工业省份

兴安省位于北部重点经济区,交通便利,与港口、机场和各大城市实现互联。该省正在实施各项任务和措施,充分挖掘和发挥潜力和优势,实现经济突破性发展,力争成为现代化工业省份。

附图。
附图。

所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兴安省致力于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和工业集群基础设施,推进行政改革,提升省域竞争力,营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推动工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截至目前,兴安省已设立1个经济区、23个工业园区,总面积5891公顷,入驻率达64.9%,已设立74个工业集群,总面积3931公顷。

2021-2025年阶段,各工业园区、工业集群新增559个项目,使全省正在有效期内项目总数达2478个,注册资金总额达396万亿越盾和94亿美元以上。

各工业园区已吸引世界跨国公司和各大品牌在科技、高科技、标准厂房等领域上的众多大型投资项目,如日东有限公司(越南)的智能手机和汽车用LCD偏光膜生产项目,(投资额1.32亿美元),Molex有限公司(越南)的光纤及高速连接线生产项目(投资额1.28亿美元),亚利桑那科技有限公司(越南)的各类RFID标签生产项目(投资额6750万美元),Lotes越南工厂、Compal电子公司(越南)、LNG火电厂、GEL-O&J汽车制造厂等。

工业生产在兴安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支柱作用,预计2021-2025年阶段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1%。工业内部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朝着增加加工制造业比重,逐步降低采矿业比重的方向变化,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加工制造业正逐渐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占工业比重最高,年均增长率达10.8%,预计2025年将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7.8%,也是多年来兴安省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对2025年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3%做出了重要贡献。

决心将兴安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省份

兴安省确定2025-2030年阶段,展望2045年,将着力发展该省工业,其中以实现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为基础和主要动力。兴安省将朝着现代化、高科技、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向发展工业,挖掘和发挥潜力和优势,将兴安省打造成为红河平原地区的工业和能源中心,力争到2035年成为现代化工业省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兴安省工贸厅厅长高光雄表示:“兴安省工贸部门正在决心同步实施各项核心措施,即着力推动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数字化转型。首先,为工业园区和工业集群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持企业应用4.0技术、智能制造,提高竞争力。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支持企业达到国际环保标准,逐步形成生态工业园区模式。”

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和区域互联交通网络,建设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农产品出口冷藏库,打造兴安—海防—广宁工业物流走廊,充分发挥港口和战略交通基础设施优势。实现工业园区和工业集群的能源、电信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同步建设,确保满足长期、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助力朝着现代化、高科技、善待环境的方向发展工业,优先吸引电子、精密机械、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同时,完善工业园区和工业集群基础设施,确保与各大经济中心同步对接,提高加工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着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强对接发展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推动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以工业集群和产品群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工业,形成规模化、高效化的工业综合体,吸引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工业和产品的投资,注重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满足创新需求,维护和发展现有电源,优先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的新电源项目,如太平液化天然气火电厂、风电项目(陆上和海上)、生物质发电、屋顶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等。

保护和发展手工业、传统手工艺村,发展OCOP(一乡一品)产品、典型的乡村工业产品,以提高经济价值并传播当地文化特色。

注重投资商业、物流和港口基础设施。加强贸易促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并将科技应用于贸易活动。促进高素质人力资源开发,将职业培训与实际生产经营需求相结合,与各所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合作,帮助提供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力。继续完善体制机制,进行行政手续改革,促进投资,加强区域互联,以提高竞争力,吸引大量大型高科技项目。

凭借地理位置、土地资源、劳动力、活力与创新精神以及同步解决方案的优势,兴安省的工业将强劲发展,早日使兴安成为现代化工业省份。(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