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党代会新闻发布会:交通基础设施先行铺路

10月9日,在政府首次党代会筹备和组织工作的新闻发布会后,建设部副部长黎英俊已就5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突出成果、在下一个任期实施重大项目的经验教训等进行了交流。

附图。
附图。

黎英俊副部长表示,发展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一直被确定为“先行开路”的重要领域,是国家经济的“血脉。基础设施建设到哪里,经济就发展到哪里,国家发展的空间也随之扩展。越共十三大已指出“三大突破”,其中之一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

在2020—2025年阶段,基础设施体系取得了显著发展,如完成并超额实现3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目标,启动并完成隆城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形成了两个可接纳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国际门户港(沥县港和盖梅港);投入运营河内市吉灵—河东、胡志明市滨城—守添、以及河内市呠—河内站高架段等城市轨道线路;并通过了若干国家重点铁路项目的投资主张。

黎英俊副部长同时指出今后的主要方向:第一,要紧密遵循党的方针路线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做好领导与执行工作,同时合理配置资源以落实任务。

第二,要重视并加快完善法律体系,将党的方针政策制度化为法律规定,创造有利机制以投资建设现代化、同步的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分级、分权管理;高效调动、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为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大力推动科研创新与科技应用。

第三,建设现代化、同步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将有助于降低运输与物流成本。

第四,形成若干实力雄厚、资源充足、具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大型经济集团,能够接触、转让并掌握先进技术,用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和建设。

第五,需要研究机制和政策,为企业加快科技发展、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创造条件;支持形成具备自主生产交通运输设备能力的交通产业企业,鼓励国内外合资合作以筹集资金、转让技术、交流管理经验并推进本地化进程;同时发展配套工业企业,满足物资、零部件、机车、车厢制造等发展需求。

黎英俊副部长表示,建设部将继续革新立法和执法工作,以适应新阶段发展需要;继续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家行业规划和专业技术规划;优先配置资源用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如高速公路、枢纽机场、高速铁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灵活结合公共投资、贷款资金和土地资源收益。该部将优先资源投入绿色建筑、低排放交通、再生材料及高效能源利用项目;抓住国际倡议和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机遇,引资高科技、绿色科技,用于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发展,朝着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