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年阶段,合并前的海防市和海阳省都在党的对外工作、国家外交以及民间外交等三个支柱领域上全面推进对外工作,并取得了系列显著成就。其中,对外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而全面。全市共接待了1300个国际代表团,其中包括多位国家元首及大型集团领袖,组织各类出访活动600余次,拓展与26个地方和地区的友好关系。
据海防经济区管委会主任黎忠坚表示,2021-2025年阶段,海防市引进外资额达200亿美元,较上个阶段增长近一倍,将该市引进外资总额增至338亿美元,投资项目数量达1020个。
目前,韩国在对海防市投资的44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首位,在该市的投资项目共有316个,注册资金达153亿美元,投资资金和项目数量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位。韩资企业的投资领域涵盖电子、汽车零部件和机械制造等,项目运营效益显著,有效提升了当地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动出口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为市财政收入作出积极贡献。
据韩国海防企业协会(KOCHAM HP)会长Seog Myeong Gug表示,海防市已成为包括韩国企业在内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稳定且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选择在海防市投资兴业的韩国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合并前的海阳省在对外工作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累计达110亿美元,其中有多个高新技术项目,成为推动工业化、现代化的核心力量,为数十万名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该省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大规模、高科技含量的外资项目,重点聚集加工制造业、电子、半导体、人工智能(AI)、氢能等领域。同时,海阳省还与老挝万象市和韩国水原市保持友好关系,并积极争取数百个在教育、医疗和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援助项目。.
在推进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的同时,海防市还大力发展文化外交,为拓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创造便利条件,并为加强与各国、各地方及国际组织的合作铺路搭桥。海防市文化体育与旅游厅厅长陈氏黄梅表示,五年来,海防市举办了150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国际友人进一步了解海防。其不仅是一个港口城市、一个工业发达的城市,还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风俗习惯的地方。这助于安子—永严、昆山—劫泊等名胜古迹群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海防市是全国首个按照教育与培训部方案开展韩语第一外语课程的城市。截至2024—2025学年,已有近40所教育机构开设韩语课程,数千名学生学习韩语,并通过第一外语、第二外语课程及韩语俱乐部等形式参与韩国文化活动,使海防市成为越韩两国在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典范地方。
海防市具备对外开放空间广阔和多样的优势,地处越南东北部,是通往东海的国际门户,连接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同时也是东盟—中国—东北亚贸易轴线以及全球物流链的重要枢纽节点,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式联运体系。该市具备发展成为国际贸易门户、生产和物流中专中心以及区域级现代化海洋城市的有利条件。
海防市政治社会环境稳定,国防安全坚固,是跨国集团设立运营中心、生产单位和物流枢纽的安全可靠之地。该市力争到2030年成为东南亚的现代、文明、生态和宜居型工业港口城市。
海防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黄明强表示,为实现上述目标,海防市明确对外工作继续发挥“先行引路”的作用,积极主动、全面深入融入国际社会,致力于将海防打造成为“全球互联互通城市”和国际活动举办中心,不断提升国际合作协议的签署与落实效能。同时,全面推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外交工作,重点发展经济外交、科技外交和数字外交。
加强并拓展与潜力市场的合作,有选择地吸引外国投资者进入重点优先领域;集中吸引官方开发援助(ODA)资金,用于展开大型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改善项目等。
通过多形式开展文化外交活动,深入推进对外信息传播、旅游推广与宣传,充分挖掘并发挥海防的潜力优势和特色旅游产品,重点推介下龙湾—吉婆群岛、昆山—劫泊等景区。同时,积极推动民间外交,加强与友好城市和传统伙伴的关系发展,不断创新并加大引进侨汇和争取海外侨胞智力资源、国际非政府组织援助资源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