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内拥有1350多个手工艺村,其中包括300多个传统手工艺村。这些手工艺村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保护文化特色以及有效落实“越南人优先使用越南货”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件手工艺村产品,都是传统、创新与劳动热情的结晶。
然而,在全球化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河内的手工艺村正面临着规模有限、技术滞后、款式更新缓慢、品牌影响力不足以及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挑战。
推动河内手工艺村发展并与 OCOP 产品品牌建设相结合,不仅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更是一项提升越南产品价值、巩固首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地位的重要战略。
实践表明,“一乡一品”(OCOP)计划正逐渐成为一项有效的“杠杆”,帮助各地方标准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与包装、完善溯源体系、拓展消费市场,同时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为了推动手工艺村发展和打造 OCOP 产品,近段时间以来,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已出台多项机制与政策,既为生产经营主体创造法律保障,又积极鼓励投资生产,打造高质量的手工艺村产品和 OCOP 产品。
河内市农业与环境局目前已在各乡、坊建立了逾115个展示、推介和销售 OCOP 产品及安全农产品的场所。这些标准化分销渠道有助于消费者方便地接触并选购获认证的 OCOP产品。
河内市手工艺与传统村协会主席何氏荣认为,要在融入国际市场的进程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河内的手工艺村需要从“做工艺”思维转向“做品牌”思维。
首先,要提升产品质量,把质量视为核心,更视为工匠的职业操守。与此同时,应不断创新设计与款式,将传统手工技艺的精华与现代审美潮流相融合,使产品既承载传统韵味,又焕发时代气息。
此外,还应为每一款OCOP产品塑造独特的品牌故事。如今,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件商品,更希望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人文与遗产。各手工艺村应将生产发展与旅游及文化体验紧密结合,因为这正是品牌传播最快、最有效的途径。
持相同观点的越南祖国阵线河内市委员会副主席范英俊强调,河内市明确指出:“推动手工艺村发展与 OCOP 产品品牌建设相结合”,这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和社会使命。然而,如何让每一个手工艺村既能守护传统底蕴,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入高质量越南商品的价值链?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范英俊同志建议,应大力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企业和合作社对“一乡一品”(OCOP)计划的认识,深化对其意义、价值和效益的理解,努力实现“每个手工艺村一个品牌、每件产品一个文化故事”的目标。
二是集中支持各手工艺村在规划、基础设施投资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发展,建设现代化的手工艺村产业集群,把生产与文化空间保护、旅游体验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加强科技应用和数字化转型,在生产、质量管理、溯源体系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全面推进。同时,积极开展贸易促进和品牌推广工作,提升河内手工艺村及 OCOP 产品的知名度;注重人力资源培养,打造由优秀工匠、技师、设计师和市场营销专家组成的高素质队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