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PP:在对等税收政策背景下的增长杠杆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是最早生效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一。由于CPTPP的多个成员国同时也是与越南签署其他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成员,因此越南出口商品使用CPTPP原产地证书(C/O)格式的比例与其他FTA的C/O格式存在共享。

座谈会现场。(图片来源:越通社)
座谈会现场。(图片来源:越通社)

然而,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新的贸易政策,其中,美国的对等税收政策或将影响进出口流向的转移。

据越通社报道,在11月5日由《工贸杂志》举办的题为 “充分利用CPTPP原产地优势:在对等税收政策背景下的出口增长杠杆”的座谈会上,越南工贸部进出口局副局长郑氏秋贤表示:越南对CPTPP协定优惠的利用取得了显著进展。2019年,使用CPTPP原产地证书的出口额仅达7亿美元(约占2%),到2024年这一数字已上升至近50亿美元,占比达8.8%。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尤其是在许多CPTPP市场同时是其他FTA成员的情况下,企业有更多选择适用不同的关税优惠框架。

同时,新兴市场如墨西哥、加拿大和秘鲁表现尤为突出。具体而言,出口至墨西哥的商品使用原产地的比例从2019年的7%上升至2024年的47%,部分商品如水产品、皮鞋等的比例高达70%-80%。类似地,在加拿大,箱包、手工艺品、水产品等商品的CPTPP原产地签发比例也达到40%-80%。

郑氏秋贤女士指出,尽管已取得进展,但总体上CPTPP的利用率仍低于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或越南-英国及北爱尔兰自由贸易协定(UKVFTA)。这并非因为企业不重视,而是由于FTA间的共享。例如,在日本,越南商品可同时享受4项不同FTA的优惠,因此CPTPP原产地的使用率仅约3%,但综合所有FTA的优惠享受率已达50%。

作为越南在CPTPP框架下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澳大利亚因享受协定关税优惠而实现了强劲增长。越南驻悉尼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兼越南驻澳大利亚商务处首席代表陈氏清美介绍说:越南对澳大利亚的出口额从2019年的35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65亿美元,增长率达83%。

然而,要在澳大利亚市场站稳脚跟,企业必须满足严格的技术壁垒,同时还要面对来自中国、泰国、印尼和印度等同样与澳大利亚签有多项FTA国家的激烈竞争。

除了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外,企业还需要提升法律保障能力,主动掌握市场规定,并提高原材料的本地化比例以符合CPTPP原产地规则。同时,企业应加强行业协作,形成共同拓展市场的合力。

此外,美国的对等税收政策被认为是推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重要因素。许多出口企业正倾向于转向具有稳定关税优惠的FTA市场,包括澳大利亚和其他CPTPP成员国。

陈氏清美女士认为,尽管关税的不确定性在短期内会对出口造成影响,但从长远看,澳大利亚仍是越南商品的潜在市场,企业应主动抓住CPTPP带来的机遇。

越南Lenger水产有限公司出口总监杜氏芳草表示,CPTPP是拓展市场、提升越南产品价值的战略机遇。

为应对新的贸易政策及长期的市场保护主义趋势,杜氏芳草女士强调:企业不应被动面对对等税收政策,而应将其视为推动重组、提升竞争力、迈向全球价值链中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企业正积极构建国内稳定的原料供应链,并扩大符合国际认证(如ASC)的养殖区域。同时,公司也促进市场多样化,不仅针对美国,还面向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CPTPP成员国。Lenger(越南)将对等税收政策视为促进重组与增强竞争力的契机,以实现全球价值链中的可持续发展。

工贸部进出口局目前正实施一系列同步措施,帮助企业提升符合原产地规则的能力。该局正着力完善取代第31/2018/NĐ-CP号法令的新法令,对出口、进口货物的原产地管理作出明确规定,重点是严厉打击原产地造假行为,为企业创造更加透明、公平的营商环境。同时,将C/O签发权限下放至地方,有助于缩短处理时间,为企业出口活动提供便利。 (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