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已不再是抽象口号,而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越南从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到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决议,都在不断为企业推进双重转型注入动力。
提升企业价值的新引擎
越南工商联合会副主席黄光防指出,双重转型正成为推动越南实现快速、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战略驱动力。应用数字技术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帮助企业每年降低10—15%的运营成本,提高20%的生产效率,并减少5—8%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支持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50年净零排放承诺。
实践也证明,以生产力、技术与创新为核心的双重转型,是企业与经济体实现长期增长的唯一可持续途径。
中央政策与战略部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司司长阮鸿显表示,数字化转型可提升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并改善客户体验,绿色转型则有助于节能减排、优化资源配置,并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标准。
从国家层面看,双重转型不仅为提升竞争力提供机遇,也为越南建设区域智能、绿色、数字化制造中心奠定基础。供应链新格局下,价值不再依赖廉价劳动力,而取决于生产力、技术能力和环境责任。
基于此,越共中央政治局先后出台第57-NQ/TW号与第68-NQ/TW号决议,强调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是推动生产力增长的关键突破,要求到2030年数字经济占GDP的30%,40%以上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并将越南提升至东盟前三、数字竞争力全球前50的群体。同时,政策也明确支持私营经济通过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迈向基于知识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中,党继续巩固上述方向,强调构建以科技创新与国家数字化转型为主动力的新增长模式,并为数字、绿色、能源、人力等“四大转型”制定吸引资源的政策体系。这被视为越南加速“转型升级”、提升“越南制造”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信号。
双重转型面临的瓶颈与挑战
尽管方向明确,但企业反映目前“政策与落地之间仍有不小差距”。河内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莫国英指出,一些企业战略意识不足,领导层缺乏创新思维,由于缺乏评估体系,也难以衡量双重转型的投入效果。
与此同时,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仍受限制,员工未能接受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相关培训,依旧沿用不再符合国际要求的管理方式。
红星集团副总裁陈素鸾以海防市南廷武工业园为例指出,有企业进口符合美欧标准的原生塑料颗粒,但按照现行法规被视为再生产品,导致无法获得投资许可证,使工业园难以吸引相关项目。
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数字化与绿色转型仍未形成协同推进格局。必须尽快缩小政策与执行间的差距,使双重转型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
在政策制定中,应以企业为中心,提出突破性解决方案和配套战略,广泛征求行业协会和企业意见,提高政策可操作性,避免企业“等待政策”“无处着力”的情况发生。
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
在国家层面,需要尽快完善数字标准、基础设施和金融政策,扩大绿色金融渠道,帮助企业推动环保、清洁能源和可持续项目。同时,要继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培养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高质量人才,这是经济向绿色、智能和可持续方向跃升的关键。
对于企业而言,由于规模、资源与技术水平不同,没有统一模式可供套用。企业必须制定清晰战略和执行路线图,并保持管理纪律。同时,要转变思维方式,激发创新精神,做到财务透明、依法经营、提升管理与技术能力,通过合作、联动和资源共享,在创新中实现协同效应,形成健康的联系与发展生态。
唯有如此,越南企业才能不仅在国内实现可持续发展,更能具备在国际市场竞争与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