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2022年,各国排放到环境中的电子垃圾约为6200万吨,比2010年增长约82%。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量将达到8200万吨,增加约32%。
在越南,根据河内理工大学科学与环境技术研究院的统计,越南每年大约产生10万吨电子垃圾。由于消费者总是有更换电器和电子设备的倾向,这一数量预计每年都会增加。电子垃圾包括:灯泡、电池、电器和电子设备、带屏幕的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太阳能电池板等,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被丢弃到环境中。
根据《环境保护法》,电子垃圾是含有有害成分、放射性、传染性、易燃、易爆、腐蚀性、毒性,或其他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
这类垃圾主要由含有多种化学物质的塑料,和含有汞、铅、镉等有毒重金属制成。如果不按照规定进行收集和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由于主要是塑料制品,这些垃圾的分解时间长达500至1000年。
目前,全国各地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电子垃圾收集、处理和回收点,但这些活动仍然主要以手工方式进行(剥离、分离、焚烧、掩埋),尚未确保危险废物的处理过程。一些单位采用有资质的工艺线进行加工回收,但面临人力资源、机器设备投入等方面的困难等,无意中造成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率低,有价值材料无法回收再利用。
为了限制电子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有害影响,许多与电子垃圾的管理、使用和回收相关的法规已经出台。但目前电子垃圾相关文件、规定仍比较笼统,缺乏对电子垃圾处理、收集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电子垃圾数量,首先必须让电气和电子设备制造商承担起回收产品的责任。国家需要在贷款、税收减免、基础设施支持,特别是技术转让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组织投资电子垃圾处理和回收领域。
与此同时,应加强对全体民众,尤其是学生的宣传和动员,提高其在有效使用电器和电子设备方面的知识,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排放。关于电子废弃物的相关规定也需要补充和完善,注重于建立收集、分类和回收废弃物的法律框架,和限制电子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相关规定。
此外,各部门、行业和团体应进一步发展将电子垃圾换取树木、书籍、报纸或各年龄段生活必需品的活动。各地方应在餐厅、超市、学校、公园等地设置更多旧电池和电子垃圾回收点,以帮助公众养成妥善处理这类有害废弃物的良好习惯。
对于已经损坏的电子设备,应重视通过修复与再利用来延长其生命周期。特别是,在电子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要构建国家、科学家、企业、消费者四方链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