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寻找全球流行病应对条约

全球抗疫协议相关谈判于2024年12月恢复,旨在尽快为世界有效应对未来卫生挑战奠定坚实基础。观察人士预计,谈判者将抓住这次机会打破僵局,帮助各国在2025年5月的最后期限之前“冲过终点线”。

整整三年前,即2021年12月,在Covid-19大流行肆虐,夺走多人生命,使卫生系统瘫痪,国际供应链中断,世界经济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各国推动起草了一份关于预防、准备和应对未来的流行病。

然而,由于无法弥合的差距,该条约的谈判尚未完成。在今年11月的最新一轮谈判中,世界卫生组织(WHO)成员国因分歧过多,被迫决定将谈判延长至2025年。

不过,即使最后期限被推迟,各国仍然需要“与时间赛跑”,以免继续错失机遇。专家警告说,大流行病应对条约失去动力,导致长期拖延,特别是在许多国家的选举年。

2024年11月结束谈判,结果并不十分积极,参与谈判的国家承认,由于太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而无法在2024年完成协议,尤其是制药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的利益,而贫穷国家可能在抗击这一流行病的斗争中落后。

各国目前无法就公平分享流行病相关资源达成一致,如获得致病因素、疫苗、检测活动和治疗方法。此外,在监测、预防措施和向欠发达国家转让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挑战。

印尼谈判小组代表维库·阿迪萨米托强调,各国之间存在能力差距,发展中国家需要资金支持来加强对动物和环境中危险的新发病原体的监测。

尽管谈判尚未到达终点,但各国均表达了共识和缩小分歧、尽快就未来疫情应对成功达成协议的决心。坦桑尼亚谈判小组代表认为,2024年12月的会议将有助于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尽快达成非洲国家期待已久的协议。

世卫组织紧急事务主任迈克尔·瑞安表示,尽管时间紧迫,各国达成协议的意愿普遍增强。

导致猴痘的新病毒株的出现、卢旺达马尔堡病毒的爆发以及近几个月H5N1禽流感的传播表明,流行病始终是全球性的威胁。全球防范工作监测委员会(GPMB)在 2024年10月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强调,此类疾病暴发是“明确的警告”。

一旦疫情出现,如果世界上还有国家必须抗击疫情,那么无论贫富,任何国家都无法安全。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汉斯·克鲁格表示,5年来,世卫组织欧洲53个成员国中,有25个国家至少出现过一次紧急医疗情况。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承认,应对疫情条约的谈判过程由于技术、法律和政治的复杂性以及极其仓促的时间而面临许多困难。在当前气候变化形势和严重冲突的情况下,类似Covid-19的大流行随时可能出现。这表明各国需要迅速达成共同协议,以更有效地应对卫生危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