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包括越南在内的数十个经济体征收进口关税。46%的关税水平,使越南与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国家一起,成为被征收最高关税的一组国家,远远超出各界的预期。
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因价格高于本地产品或来自低关税国家的产品而处于不利地位。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包括电子、纺织服装和家具,这些都是越南的主要出口产业。然而,该新政策的实施时间是4月9日,各国仍有时间积极主动地采取各自的应对措施。
主动拆除“引爆点”
美国宣布新的加征关税措施后,范明正总理在政府常委会与各部门行业的会议上要求对该政策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指示制定灵活应对的情景方案。与此同时,工贸部部长阮鸿延向美方递交照会,建议暂缓征税决定,以争取时间进行磋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解决方案。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于4月4日晚在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越美关系进行通话中表示,越南愿与美方就将从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降至0%进行协商,同时建议美方也对从越南进口的商品实施同等关税待遇,继续从美国进口越南有需求的产品,并为美国企业加大在越投资创造有利条件。这次通话初步带来了积极反响。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越南的主动姿态表示乐观。
实际上,越南已通过多种渠道和多项措施,努力实现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平衡。具体而言,越南工贸部部长已代表政府赴美签署了多项总额高达900亿美元的经济与贸易合同。最近,越南政府已按自3月31日起生效的第73/2025/NĐ-CP号议定,颁布了下调进口优惠税率(MFN)政策。
据越南RMIT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教师阮泰专博士表示,此次下调进口关税将有助于鼓励从美国进口,缓解自2019年以来美方提出的“实现平衡和可持续贸易”的压力。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也将因MFN原则而受益,有助于越南继续维持与欧盟、日本、韩国等战略伙伴的公平关系。
与此同时,越南政府也为美国企业在高科技和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缩短行政审批时间、降低海关费用、简化劳动许可证手续等。来自美国的投资不仅推动了设备进口额的增加,还提升了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间接实现贸易平衡。
此外,越南正在将增值税(VAT)下调2%,该政策将持续至2025年年中,并正在提议延长至2026年底。此举旨在刺激国内消费,并通过降低生产成本间接支持出口企业。
与此同时,越美双方也在加强就汇率问题和贸易协定进行双边谈判,以避免被列入“货币操纵国”名单。这些政策表明,越南在平衡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方面展现出高度的主动性,尤其是在美国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场的背景下。这些配套措施有助于全面缓解来自美方的贸易压力,尽管在短期内仍难以完全消除贸易顺差。
![]() |
纺织服装企业已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逐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图:北山 摄) |
企业主动降低依赖
越南的主动性不仅体现在领导层的行动上,更来自企业本身的内在实力。具体来说,针对60%的出口份额面向美国,十号服装总公司首席执行官阮氏芳草表示,对纺织品征收高额关税将导致价格上涨、购买力下降,并影响订单。预计未来,该企业在美国市场的订单可能会减少多达10%。
据越南木材与林产品协会副主席吴士怀表示,尽管木材行业并未被列入征收46%关税的名单,但由于担忧关税风险,一些美国客户在签署越南产品进口合同时仍显犹豫。因此,木材企业一直在努力开拓澳大利亚、中东、新西兰等出口市场,以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在评估新一轮关税对越南出口商构成的挑战时,RMIT大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教师斯科特·麦克唐纳博士表示,越南企业可以考虑多种应对策略,以适应新的关税环境。他指出,企业可以加快市场多样化的步伐,减少对美国出口市场的依赖。越南参与的多项自由贸易协定也为企业提供了潜在的替代解决方案。
此外,企业还可以评估其产品是否有可能重新归类为其他税号,从而享受较低的关税待遇;或者考虑调整零部件的采购来源,以减轻美国关税措施带来的影响。企业也可探索在关税较低或免税的国家建立生产合作伙伴关系,以优化整体供应链并规避风险。
乐观的期望
政府副总理胡德福即将启程前往美国。企业界普遍寄予厚望,希望此次访问能为越美双方达成更加公平的协议创造机会,减轻当前充满挑战的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损失。
美国目前是越南的全面战略伙伴,双方正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以充分传达两国政府的意愿。目前公布的46%关税税率,仅是基于对各国适用的通用计算公式。随着双边谈判的推进,最终结果极有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出现积极转变。
2025年初,美国曾宣布对墨西哥商品征收25%的关税,但随后该政策被推迟一个月,以为双方继续谈判争取时间。目前,越南也正在制定必要的应对方案,以便在谈判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基于越南对美国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越美双方均将在关税水平上做出一定的让步。
据越南驻美商务参赞杜玉兴表示,越南已经对美国征税决定作出了及时的回应。美国商会(USCC)、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AAFA)、美国鞋类分销与零售商协会(FDRA)等多个组织均表示,他们的成员企业承诺将继续在越南开展业务,但也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