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踏足越南以来,法国艺术家多米妮克·德·米斯考(Dominique Des Miscault)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国度的文化。
12月28日,在太原省文化体育旅游厅、交通运输厅和越南铁路总公司的协调下,承载各部委、地方领导代表及考察人员约120人的河内至太原旅游列车进行试点运行。
天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北江省是拥有该遗产的越南11个地方之一。近年来,该省采取了多项措施,继承和弘扬当地岱依族和侬族天曲的文化价值。
“‘天’是岱依族的文化渊源、无价之宝、岱依族人的灵魂。作为一个岱依族年轻人,我们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守护民族的灵魂。” 这些是宣光省山阳县新潮乡天曲天琴俱乐部成员们的心里话。
作为庆祝越共建党94周年和2024年甲辰新年的文化活动,1月28日,河内市还剑湖及河内古街管理委员会与其他单位联合启动2024年越南新年 - 古街新年节目开幕式。众多再现了独具特色的春节传统仪式持续举办,向首都民众和游客展示民族传统春节文化之美。
日前,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同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在巴黎联合举行题为“文化遗产是维护和平、增强韧性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越南遗产之夜”艺术活动。
天曲是广宁省平辽县乃至岱依族的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演唱,在岱依族宗教仪式中进行,具有清晰的旋律、节奏和节拍,演唱时总是伴随着天琴和摇动拨浪鼓。经历了历史和时代的风风雨雨,天曲依然存在于岱依族的文化生活中,成为民族生命力和文化的证明。
为了传承与弘扬天曲-天琴文化遗产价值,宣光省天曲-天琴俱乐部得到了先后成立。通过天曲-天琴俱乐部,向青年一代传授传统技艺,致力于保护与弘扬这门传统艺术的价值。
越南岱依族、侬族和傣族天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越南的巨大殊荣,有助于向国际友人推介越南北部山区特色文化遗产。
对越南岱、侬、傣等民族来说,天曲既是一种信仰文化形式又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音乐类型。2019年12月12日在哥伦比亚波哥大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越南岱侬傣三族天曲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9月3日晚,“越南岱依族、侬族和傣族天曲”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证书颁证仪式在宣光省宣光市阮必成广场举行。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出席并发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