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预测,2024-2025年度全球大米产量将增至5.338亿吨,比2023-2024年度增加1160万吨;全球大米总供应量预计增加1060万吨,达7.131亿吨;全球大米贸易量预计创下5720万吨的历史新高,因多个国家的出口增加。
供应增加
据越南粮食协会(VFA)称,自2024年9月底印度正式解除普通白米(非巴斯马蒂米)的出口禁令后,大多数国家的大米出口价格均有所下降。然而,2024年全年,越南大米出口仍创下新里程碑。
进入2025年以来,越南大米出口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目前,越南5%碎米出口价格低于泰国、印度、巴基斯坦等三大出口国,仅为每吨404美元,而泰国同类大米出口价为434美元,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价格分别为415美元和412美元。
其主要原因在于多个国家的供应持续增加,而主要进口国则普遍推行增产计划,并在2025年限制高价大米进口。例如,印度尼西亚——长期以来越南的第二大大米进口国,计划2025年减少大米进口,重点推动国内生产。
![]() |
大米出口包装生产线。 |
印尼农业部表示,政府已制定目标,要求印尼国家物流局(Bulog)以每吨401美元的价格采购300万吨国产大米,以落实到2027年实现粮食自给的路线图。同时,该国正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2024年计划在170万公顷土地上实现两季收成,并计划到2025年将种植面积扩大至250万公顷。预计这个计划将鼓励农民增产,并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
此外,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在2025年大米进口量也将趋于停滞。预计2025年,韩国的人均大米消费量将降至53.3公斤,主要受饮食习惯变化的影响。
与此同时,越南粮食协会(VFA)指出,日本计划释放其100万吨战略储备的一部分,以应对国内大米价格飙升以及消费者对供应短缺的担忧,从而稳定市场价格,确保在需求高峰期的供应安全。
不仅越南,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TREA)也预测,由于印度竞争加剧及印尼需求下降,2025年泰国大米出口量将大幅下降,预计下降至750万吨。
与此同时,在印度,除了推动大米出口外,未来几个月大米种植面积和产量预计也将增加。截至2025年1月底,印度农民已种植351.5万公顷拉比稻,较2024年的303.8万公顷增长15.7%,预计将于2025年3至4月左右收获,为市场创造新的供应。
生产和出口管理中的灵活性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作物生产局表示,截至2025年1月底,九龙江三角洲地区各省市2024年秋冬生产季已种植71.1万公顷,单产58.45 公担/公顷,稻谷产量预计为415.7万吨。
2024-2025年冬春作物生产季已种植140多万公顷,完成计划面积的100%,已开始收获约16.7万公顷,单产61公担/公顷,稻谷产量约101.8万吨水稻。
从此可看,大量水稻已经收割并投放市场,使越南的大米供应更加充足。这导致农历新年临近时国内大米价格下跌。因此,为确保米价稳定和农民利益,必须从年初开始就开展大米出口活动。
截至2025年1月中旬,越南大米出口量达26.87万吨,出口额达近1.657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比2024年同期增长38.7%和23.28%。
相关部门、行业认识到市场是促进2025年大米出口的重要因素,并计划大力开展贸易促进工作。工贸部进出口局副局长陈青海表示,今后工贸部将加强实施促进大米出口的措施,保持大米行业的增长势头。
但是,大米出口企业也需要银行的资本支持,以增加购买大米出口的资金潜力。特别是,自2025年1月1日起,政府颁发了第01/2025/ND-CP号议定书,对关于大米贸易和出口的第107/2018/ND-CP号议定书若干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
其中,对大米出口提出更加明确的管理方案,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同时,提高大米的价值和品质,打造大米品牌,促进贸易。具体,上述议定书明确每年优先安排资金用于开展外贸活动和促进大米贸易的项目,确保大米产品管理和经营的主动性、针对性和重点性。
除了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传统市场外,2025年越南将重点开拓中东、北欧等需求不断增长的市场,同时也有新的解决方案来更有效地开拓2024年大米产量和出口额大幅下降的中国市场。
除了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传统市场外,2025年越南将重点开拓中东、北欧等需求不断增长的市场,同时也有新的解决方案来更有效地开拓2024年大米产量和出口额大幅下降的中国市场。
此外,企业和协会还需积极配合工贸部,将越南打入进口国的分销链、购物中心和零售超市,以推广和提高消费者对越南大米产品的认知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