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正主持召开2025年公共投资增长动力促进全国视频会议。
范明正总理在会议开幕式上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历史性的“再加速、再突破”的四月、五月,但公共投资领域却未见"神速",反而进展迟缓。为此,政府常务委员会召开全国会议,深入,深入分析公共投资工作的成效。
范明正总理指出,当前越南正在重塑三大传统增长动能:投资、消费与出口,同时努力发展新的增长动能,如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循环经济、知识经济以及民营经济等。然而,这些新动能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实际成效,还需要时间和政策支持,因此必须抓紧巩固传统动能。
范明正总理表示,疫情后消费疲软、供应链中断,加之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使越南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而我们目前仍未充分激活内需。
在出口方面,困难重重,既有疫情后遗症,也受到战争、地缘政治紧张、贸易战等多重因素影响。尽管越南正积极促进市场、产品和供应链多元化,但要迅速占领新市场并不容易,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已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
在传统动能——出口增长受限的背景下,推动投资成为主要着力点,包括公共投资、外资(FDI)和私营投资。公共投资被视为“火车头”,应引领和撬动社会各方资源发展经济。然而,“火车头”若运转迟缓,便无法带动整体发展。
![]() |
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图片来源:越通社) |
范明正总理特别提出,要深入分析为何私营企业、集团项目推进迅速,而部分政府部门却推进缓慢?哪些制度还存在障碍?必须提出修改建议。
范明正总理要求财政部统计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拨付情况,对进度滞后的单位重新评估相关人员。尽管政府每月都召开相关会议并发布指示、通知等,但问题依旧存在,必须进行深入剖析:哪些单位做得好就表扬,不作为的要追责问责。
关于2025年前几个月公共投资的拨付情况,范明正总理要求明确指出各部门、中央机构及地方为何推进缓慢,找准根源,分析瓶颈,明确责任。同时,应深入比较:相同政策和条件下,为何有单位能做得好,有的却不行?尤其要总结各级各部门,尤其是“一把手”在领导、指导、执行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范明正总理指示,要建立监测工具和评估机制,持续跟踪公共投资拨付情况。政府工作组不仅要掌握基层情况,还要亲自指导督办,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各级部门必须提高政治责任感,主动作为,坚决杜绝“有钱却花不出去”的情况。中央至地方各级必须统一行动,强化领导指挥,做到“明确责任人、明确岗位职责、明确时间进度、明确目标成果、明确权限边界”;国有集团和总公司也应主动加快投资步伐。
范明正总理强调,要进一步下放权限,强化地方自主权,落实“地方决策、地方实施、地方负责”的原则,避免陷入事务主义。他要求与会代表坦率发言、直面问题、汲取经验,要“把脉问诊,开方治病”。
![]() |
出席会议的代表们。(图片来源:越通社) |
财政部通报,2025年全国公共投资总预算超过829万亿越盾,已分配近826万亿给各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截至2025年4月30日,具体项目计划已分配近818万亿,占政府既定计划的99%。
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公共投资拨付资金达128万亿越盾,占计划的15.56%。其中,中央预算资金拨付率为13.33%;地方预算资金拨付率为17.2%;三个国家目标计划的资金拨付约为4.7万亿越盾,占政府计划的21.4%。全国有10个中央机关和35个地方的拨付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有部分单位拨付率极低,甚至尚未启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