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提升物流服务业的竞争力

物流园区在全国各地纷纷形成已充分证明越南物流服务业的吸引力及发展潜力。然而,为了该行业与其潜力相称地发展,要化解的难题还很多。

附图。
附图。

投资的吸引力

2018年,Gemadept集团同红星集团正式把南廷武港项目投入运营。总面积65公顷、投资总额为6万亿越盾、共设7个集装箱码头、长达15公里的南廷武港是海防市廷武地区的最具规模港口,成为北部全区域最重要国内外贸易的运输枢纽。

红星集团总裁阮城方表示,该集团正在对总面积1329公顷的南廷武工业园区进行投资。该工业园区设有工业分区、海港分区、物流分区、非关税分区、油气及液体产品港分区等许多职能分区。上述分区的职能互补,营造出完整的投资经营环境。阮城方先生称:“海防市的发展方向就是把该城市建为北部地区航海物流中心。南廷武工业园区位于顺利地位,有足够条件来形成一个大规模物流中心。”

南廷武港的运营情况表明,目前,各家企业对被评价为越南潜力可挖莫大的行业之一——物流服务业进行投资。工贸部进出口局副局长陈青海重申,如果几年前,物流问题还寡见少闻,而当今,政府总理、各部委机构都对其十分关心。

关于物流服务业的基础设施问题,交通基础设施大有改善,许多高速公路及大桥得以扩建升级,集中于有互联互通性及辐射效应性的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

随着开放与融入国际经济进程,国内商品的流通量或进出口量近几年来不断猛增。这成为促进物流服务业发展打下前提。

陈青海先生强调:“这段时间,越南物流服务业已经强劲发展,其发展速度高达13-15%。这是潜力可挖巨大的行业并在协助各经济行业、产业及贸易活动发展中起到切实作用。”

越南物流企业协会副秘书长阮相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并称,在世行公布的2018年世界物流绩效指数(LPI)排行榜上,越南在受调查的160个国家中排名第39,同2016年的第64位上升25个位次,列入东南亚地区的三强名单。这是从2007世行首次公布LPI排行榜以来越南获得的最好成绩。

阮相先生说:“目前,越南力争上升5-10个位次,位居第30,与发达国家的相当。”他认为,参加实行许多税收优惠待遇的新代自由贸易协定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及进步协定》(CPTPP)有助于促进出口增长,生产力及货源将随之上升。这就是越南物流服务业发展的契机,物流服务业发展将为进出口活动注入动力。

陈青海先生表示,这段时间,物流服务业的并购活动趋于频繁。日本的Shibusawa Warehouse、 SG Holdings公司 、法国的Aeroport De Paris公司及德国的 DB Schenker公司等尤其是亚洲的国际权威运输与仓库企业已经加大对越南的投资力度。

不仅海防市,河内市也出现了许多现代物流中心。典范的是设在柴同工业区的Hateco物流中心。其占地面积近13公顷,采用4.0技术。这是一个综合物流中心,尤其是在电贸及快递等行业。此外,我们呼吁企业欲进行进出境货物通关活动时,应把货物运到此中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

疏通“堵点”

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是目前因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性依然薄弱,而物流服务业仍要面临种种困难。与此同时,运输领域的物流费仍然较高。加上,大多数物流企业是中小型企业。他们资历、经验及管理能力都薄弱。因此,越南物流企业的竞争力不强,并没有走向世界的机会。

越南物流企业协会副秘书长阮相认为,为了物流服务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打产业并为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做出贡献,各部委机构及各地方政府应加大政府关于批准至2025年提升竞争力与发展物流服务业的行动计划的第200/QĐ-TTg号决定及关于物流服务经营活动的第163/2017/NĐ-CP议定落实力度。

然而,最重要的是除了政策及基础设施问题之外,各级有关部委机构尤其是物流服务供应商应提升服务质量并降低成本,旨在促进物流服务业发展。从而,为提升越南进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做出贡献。

阮相先生称:“降低物流费这一事宜需要生产商、进出口商及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紧密配合。不仅如此,应通过应用新技术,提升通关能力与提高从事服务领域工作者的素质。”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阮城方先生认为,发展物流服务业是世界上的主流。越南物流服务业的发展余地很大,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尚未完善,货物运输的物流费仍高。因此,该领域的投资发展潜力莫大。未来,为了促进物流服务业发展,各地方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旨在实现港口与物流服务中心的互联互通,同有物流服务专业的培训中心尤其是关于物流服务领域的经验丰富投资商保持紧密合作,旨在让他们向企业提供相关管理软件及流程。

南廷武港公司经理阮猛河表示,现在,导致越南出口行业竞争力不高的原因之一出自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失衡,导致物流费较高。他强调,“有关职能机构应就规划及缓解陆路交通压力等问题进行研究,想方设法减少内地水路及铁路的运输费、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以及减少货物的存库时间。”(完)

(本报记者: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