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江省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村,例如:龙川坊的平德香业、美和鱼钩、美庆米纸;朱峰的占族锦缎编织、新洲丝绸织造;文教的高棉锦缎编织、美协木舟制造、玻璃画绘制;富美铁匠手艺、富美米饼等。这些手工艺村全年持续生产,其中仅有少数行业在涨水季节尤为活跃,如芹登的黄鳝笼编织、美德的蟹笼制作等。
每个手工艺村都蕴含着独特的创意和价值。七山地区以制糖业闻名,全区共有350多家棕糖生产基地,每年产量超过3800吨,稳定解决了1千多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居住在靖边市打咯村的邹罗提先生介绍,棕榈树在干旱季节出汁量最多,因此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采集棕榈汁并熬糖的主要时节。棕糖因其独特风味广受欢迎,游客到访七山时常常购买带回馈赠亲友。目前,该产品已进入省内外多家超市和商店销售。
龙田社地处后江与前江交汇的岛屿地带,以集手木工传统手工艺村而闻名。沿前江和茶村运河分布着数百家大小木作工坊。资深木匠陈明段先生回忆说:“该手工艺村始建于1892年,至今仍保持稳定发展。匠人们制作出种类繁多的产品,从日常家具到雕刻精美的艺术品,如神柜、衣柜、桌椅等。”每逢传统春节,正是该村最为繁忙的时节,因许多家庭会在此时添置新的桌椅、床柜等家具以替换旧物。木匠们始终努力钻研、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工艺,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据安江省人民委员会的统计数据,仅在原安江省辖区范围内,全省现有29个手工艺村和传统手工艺村,每年总营业收入超过8180亿越盾。安江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吴公式同志表示,在中央各项政策的基础上,省政府已同步出台多项扶持措施,包括:组织培训和业务指导;提供生产经营与新技术投资的信贷资金;支持更新机械设备;协助注册品牌等。正因如此,农村手工业得以持续维系并稳步发展。
各农村手工业生产基地不断推出种类日益丰富的产品,逐步满足市场对生产与消费的多样化需求。根据2026—2030年阶段的发展方向与任务方案以及面向2045年的远景目标,安江省将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动农村手工业产品升级,注重与价值链对接,以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主要优势商品的出口价值。
然而,部分传统手工艺村仍面临诸多困难。一些行业正濒临失传的风险,如新洲丝绸织造、朱峰占族村的锦缎编织等。为应对挑战,省政府将着力打造农村手工业产品品牌,结合发展旅游服务活动;逐步推动小规模、分散式生产模式向商品化、规模化、闭环价值链方向转型,其中,合作社与中小企业将发挥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安江省将支持青年一代接受职业培训与技能发展;鼓励各手工艺村在生产中应用现代技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保留产品的传统特色;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类传统手工艺品展会和博览会,帮助消费者识别并喜爱手工艺产品;制定营销战略,打造手工艺品品牌,推动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也能走向国际市场。
此外,该省还将完善手工艺村的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于生产与旅游发展;推动农业旅游向可持续、专业、现代且重点突出的方向迈进;集中资源发展手工艺村、传统手工艺村以及农村手工业,结合农业旅游线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协同共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