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局势日益复杂、美洲及加勒比地区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加强团结与合作正是推动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联合声明指出,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于1991年共同创建的南方共同市场应致力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以吸引投资、推动成员国经济发展。声明还强调,区内各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本地区建设成为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和平区域,并将此视为实现可持续一体化进程的先决条件。
本次峰会取得了诸多积极成果,其中最为瞩目的是南方共同市场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在经历14轮磋商后正式结束。2023年,南方共同市场对EFTA的出口额达33.7亿美元,EFTA对南共市的出口额为38.2亿美元。
这被视为南方共同市场在多元化对外经贸关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尽管与美国、欧盟或中国相比,EFTA并非南共市的核心市场,但与EFTA达成的协议在政治和外交层面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南共市的国际地位,并为推动南共市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奠定坚实基础。
南共市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前景正释放出积极信号。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巴西外交部长毛罗·维埃拉表示坚信,南共市与欧盟将尽早达成协议。他透露,目前该协议已无重大障碍,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即巴西担任南共市轮值主席国期间正式签署。
2024年12月,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正式完成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为长达25年的艰难谈判历程画上句号,并朝着建设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之一的目标迈进。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称该协议为“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并表示该协定有望打造一个覆盖约8亿人口的市场,取消对欧盟出口至南美90%以上商品的进口关税。
不过,欧盟内部仍存在一定分歧,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成员国对该协议表示担忧,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原因在于欧盟与南美国家在环境标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正日益展现出对国际投资者的强大吸引力。俄罗斯、伊朗、中国以及欧盟多国正通过一系列合作协议、援助计划和外国直接投资(FDI)项目在该地区展开影响力竞争,为拉美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在努力拓展与新伙伴的联系过程中,南共市还将目光投向亚洲一批充满活力的经济体。
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近日强调,作为南方共同市场轮值主席国,巴西将推动该组织加强与域外伙伴的贸易往来。他高度评价与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深化合作所带来的益处。
世界银行曾预测,2025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仅为2.1%,原因在于高债务水平以及全球不稳定因素加剧,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前景。尽管如此,拉美国家,特别是南共市成员,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欢迎域外合作伙伴与投资者,努力在困境中寻求转型机遇,实现发展突破。(完)